第400章 长子易主(1 / 5)

加入书签

第400章 长子易主

山西素有表里山河之称,而上党郡完美復刻了山西四塞之国的地理特点。

上党郡有两大核心区域,一是潞川盆地(山西长治),二是丹河盆地(山西晋城)。

前年梁广跨郡抢夺王亮屯粮,沿沁水河谷东出进入滋氏、高都等地,与鲜卑酋帅库官伟交手,已经把丹河盆地的地形地貌摸得清清楚楚。

丹河盆地经过库褥官伟肆虐,又被梁广半哄半忽悠拐走上万人口,长平、滋氏、高都等地凋贫困,如今已成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地。

又因丹河向南穿越王屋山进入河內郡,山间河谷有多条险道连通,太行陘、天井关便是沟通晋中、河內最主要的通道,王亮为防止东燕军入寇,在高都、天井关屯兵三千戌守。

原本时空下,慕容永据有上党郡,分別驻军晋阳、平阳,控扼并州八郡建立西燕政权,与慕容垂对峙十年之久。

上党无疑是西燕政权的核心区域,地势之险要可见一斑。

长子又是潞川地区的首要重镇,梁广率军出西沟关,离开发鳩山地区进入路川盆地面对的第一座坚城就是长子。

攻城战已进行了五日,从河东调来的两万屯田军,集中兵力攻打长子北门,付出上千数的伤亡,除了利用鉤车毁坏一丈多宽的城墙,再无別的收穫。

梁广立马於嵐水河畔,远望著长子城头,眉头拧紧暗暗发愁。

长子城高十米有余,城墙底基宽逾八米,在缺乏重型攻城器械,且兵力不算特別充足的条件下,要想短期破城困难重重。

王亮、王充的八千联军尚且在城內,算上百姓夫役至少有三四万人。

据斥候打探,城中屯粮至少可以维持三个月。

如果围城三个月,单是两万府兵、两万屯田军的粮食消耗就高达十余万石,算上往返调运损耗,轻鬆在十五万石以上。

想想梁广就觉得肉疼。

打贏了洪安会战让他吃得满嘴流油,却也不至於可以无视十几二十万石粮食的损耗。

他还没富裕到这种程度。

战爭果实转化为实际利益,也是需要时间来呈现的。

长子这地方,对於守军来说占尽地利优势。

除了城高池深,城外雍河、嵐水河两条浊漳河支流环绕城池东西南三面,堪称天然护城河。

如果想把两条护城河掘开放水,然后用土填平,至少需要万把人干一个月。

苟平、呼延愷等人已顺利攻下祁县,普阳以南再无险可守,就等著他前去会师,然后亲统大军兵临普阳城下。

上党战事不能耽误太久,毕竟先破晋阳,彻底覆灭符不残余势力更重要,

王充、王亮联军不惜代价地猛攻西沟关,幸亏支在援兵协助下死守月余,为洪安会战取胜贏得时间。

若是让上党兵马破西沟关直捣平阳腰肋,洪安决战不会贏得如此酣畅淋漓。

梁广也是担心上党联军趁他出兵普阳之际再度捣乱,这才想在攻取普阳之前,先稳定上党局势,確保平阳后方安稳。

早就知道长子城不好打,可真当亲临城下,看见两条水势湍急的护城河绕城而过,才发现自己把事情想简单了。

两万屯田军虽是西燕降卒组成,可两年来安分屯田,贡献了粮储不说,还有上千人经过选拔当上府兵。

攻城难度太大,兵士伤亡过重的话,军心浮动迟早生乱。

屯田军虽不如府兵精贵,可也是生產力的重要来源,更是潜在府兵兵源,梁广也捨不得白白葬送在长子城下。

王睿引著宋敞赶来。

“参见君侯”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