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赤亭川会盟(1 / 4)

加入书签

第356章 赤亭川会盟

炎炎夏日,南安郡(甘肃陇西)赤亭川的草甸在骄阳下翠色慾流,绿绸如浪三条雪水融成的溪流在此交匯,波光里跃动著细碎银鳞。

数百头耗牛臥在河滩边,远处草坡上飘浮云朵,仔细一看原来是策马的鲜卑少年正在驱赶羊群。

草场深处,一支千余人的骑军奔腾而来,狼头大上,赫然纹饰著一个硕大的赤色“秦”字样。

赤亭川属於陇西鲜卑分支一一密贵部所有,密贵部青壮男丁只有两三千人,

算是一个小部族,夹在金城乞伏部和天水陇西郡公姚之间求生存。

密贵部首领提早得到消息,急忙率领十几个主要头人和兄弟子侄,纵马迎接那秦字旗號的骑军到来。

这支骑军从金城郡而来,为首者正是新任“秦王”乞伏乾归。

陇西、河西两地士民、部族民,为方便区分,也称之为“西秦王”。

年初,在金城郡勇士川自称秦王不久的乞伏国仁病逝,各部首领以气伏国仁两个儿子年幼为名,推举其弟乞伏乾归即位,成为西秦王二代目。

密贵部首领接到乞伏乾归后,亲自朝前引路,恭恭敬敬带著这千余骑兵进入赤亭川。

当夜,数百顶毡帐围成的营地里,举办了盛大的篝火晚会,为远道而来的西秦王接风。

部落妇人们献上歌舞,部落汉子们忙著宰羊烤肉,带著敬畏、崇敬之心,招待那位雄壮威严的乞伏部大王。

对於眾多零星散居的小部落而言,名义上作为陇西鲜卑共主的乞伏部大王,

已经是他们头顶所能仰望到的天穹。

入夜,密贵部首领亲自把两名少女送入乞伏乾归帐中。

那是他最年幼的两个女儿,如果能討得艺伏乾归欢心的话,密贵部今后在陇西的腰杆子就能硬挺不少...

翌日响午,乞伏乾归在十几名亲骑簇拥下,驭马衝出营地,径直跑上了东边一处土丘。

赤亭川的草浪在夏风中翻涌,乞伏部千余骑兵隆隆踏过草地,在土丘西北面摆开阵势。

乞伏乾归驻马眺望东边草甸,昨晚两名少女的紧致温润没有让他忘记此行目的一一与陇西郡公姚会盟。

或者说,他打算带著乞伏部归顺姚。

这种归顺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永远。

如果说密贵部夹在乞伏部和姚之间求生存,那么乞伏部就是夹在武威梁胤、酒泉公吕光、姚之间求生存。

都是夹缝求活,本质上並无区別。

气伏国仁一死,乞伏部无可避免地经歷动盪。

乞伏乾归已经努力把这种动盪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可部落內部还是出现许多不同的声音。

占据金城郡的西秦国,目前还是一个鬆散的联盟性质。

乞伏乾归心里清楚,凭藉自己的威望,还无法彻底整合部落联盟。

更別说把连同乞伏部在內的几十个大小部落,捏合成一个完整的国家。

兄长乞伏国仁留下的两个儿子,公府和阿柴,虽说还不到十岁,可他们身边已经聚拢了一帮拥。

还有同辈兄弟、从兄弟,上一辈的叔伯,这些人各有部民聚落,少则几百上千落,多则近方落,带申之士从几千到几方不等。

要想仿照汉人制度,建立一个稳固牢靠的国家政权谈何容易。

种种现实因素下,乞伏乾归做出一个大胆且违背父兄意志的决定一一归顺陇西郡公姚。

陇西鲜卑联盟存在的一大原因,就是为了对抗略阳、天水、南安、武都等地盘踞的氏羌部落。

当然,天王坚时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