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兵向介休(1 / 4)
第350章 兵向介休
炽烈日头炙烤著汾水东岸驛道,黄土浮尘隨著马蹄奔踏腾腾而起,翻捲成一道连绵黄雾。
三千骑兵沿河滩疾驰,马蹄踏碎乾涸龟裂的河床淤泥,河滩芦苇丛中的鷺鸟振翅惊飞悉罗多纵马衝上一处斜坡,“吁”地一声勒住马蹄,回头朝著坡下山道上的队伍大吼:
“快!傍晚之前,全军必须进驻汾西关!哪一幢落在后面,延误大军行程,队主以上者统统斩首!”
几名鲜卑亲兵骑马沿黄土驛道奔喊,把悉罗多的军令传达下去。
负责押送辐重、军械的辅兵愈发卖力了,驱赶牛马驴骤拖拽大车,车軲碾过晒得榔硬的土路,车辙相继绵延二三里之长。
牵拉辐重大车的驴骤口唇冒出白沫,驭使牲畜的辅兵汗如雨下,不时用肩头搭著的麻布抹去黑红面庞上的汗水。
咔一声,几辆装载过重的大车軲断裂,车斗倾倒,装满粟米的麻袋翻倒在地,被土路上尖利石块割破,粟米哗哗流淌出。
一名三十多岁的队主衝上前来,大声喝骂著几名辅兵,指挥他们赶紧把粮包搬到其他大车上。
氏人队主蹲下身,用仅剩的一只手捧起粟米,一点点捡拾起来,一边捡一边心疼地大骂几个十几岁的年轻辅兵。
忙活了一阵,终於收拾乾净,散落的粟米连带著泥土碎石一块装好。
低人队主骂咧几声,敦促本队辅兵继续赶路。
他是去年冬,因关中饥荒逃入河东的灾民之一,也是南征归来的氏民老卒。
因身体残疾未能入选府兵,不过却凭藉过硬的营伍素质,当上洪安县下辖的一名民团主。
平时协助县翩维护乡里治安,战时徵发隨军,成为一名辅兵队主。
经歷过去年的关中饥荒,亲眼看见刨尸而食的可怕景象,他比谁都明白粮食的珍贵。
一场波及数十万人的大饥荒,远比战爭更可怕。
平阳用不到两年时间,就能养活十几万人,梁公可真是天人降世,得老天爷眷顾啊跟著梁公有食吃,有田种,战死了家人还有抚恤,天下间去哪里找这样的明主
至於从前氏人眼中的共主符氏.
:.
唉天王都没了,符氏又能支撑多久
若不是西边陇山外,还有西羌姚氏这么个大敌,老氏们自己就得闹腾起来。
低民需要新的首领,关中需要新的主人!
他已经从军中旧相识处打听到,梁公此次出兵,就是为对付普阳齐王荷不。
氏酋梁氏,终究是要对氏酋氏发起挑战,
他和许多选择投奔平阳的氏民一样,都希望梁公能够得胜,取代符氏成为新的诸氏共主。
虽然在梁公治下,氏人和汉人、鲜卑、匈奴一样,基本没有特殊的“国人”待遇,可最起码也不用受其他族民欺负,大家各凭本事吃饭。
汉人氏人能当府兵,鲜卑匈奴也能,就看自己能不能选上。
分田也只看家口,与族別无关,习惯放牧、擅长养马的,也可以按照部落旧习,划分牧场为大都督府牧马放羊。
总之,关中氏民们逃入平阳才发现,这里完全是一片崭新的天地。
有的无法接受,习惯不了,又举家逃回了关中,或者向上党、弘农、洛阳流亡。
大部分留了下来,经过大半年適应,基本融入了平阳当地。
在这些氏民眼中,符氏已经是过去式,梁公才是未来新的天王!
独臂队主回过神来,扭头大吼:“二三子,跟上!”
他回到队伍里,用仅剩的一只手推著一辆沉重的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