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老慕容定鼎关东(1 / 4)

加入书签

第317章 老慕容定鼎关东

慕容垂骑赤騮马,穿过端门甬道,走在一片青石板铺就的广场上,马蹄铁与青砖相击的清脆声,在空旷的宫城里格外清晰。

他身后的闕楼上,斜插几面焦黑的燕军旗,夹杂些许冬日寒意的风颳来,

旗面哗哗作响。

正前方,有一座塌大半的宫殿,正是邮宫正殿文昌殿。

倾倒的青铜兽鼎歪斜在丹上,几具秦军户体姿势各异地躺在石阶上。

慕容垂走近时,几只啄食腐肉的寒鸦振翅惊飞,发出一阵“呱呱”叫声。

从户体腐烂程度看,至少已有一月以上。

慕容垂视线落在青铜兽鼎上。

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兄长慕容偽元璽元年(352年),正式登基称帝时,於中山铸造的祭器。

元璽六年(357年)迁都鄴城,这件铜器也一併送入鄴宫,同年改元光寿。

那一年在长安,荷坚发动云龙门之变,杀生自立....

往事一幕幕浮现眼前,慕容垂恍惚了下,回过神来。

这铜鼎不是应该放在太庙,怎么被挪到了文昌殿前

慕容垂骑马踏上石阶,只见铜鼎周围有大堆薪。

铜鼎里熬煮著一釜浓汤,发白如酪浆,汤里泡满骨头,表面漂浮一层蠕动蛆虫,浓烈腥臭气令人作呕..:::

慕容垂面无表情,只看了一眼便挪开目光。

原来是被秦兵搬来做炊具..::

整个关东都极度缺粮,燕军里同样上演类似之事。

这玩意儿的滋味..::.慕容垂不愿再去回忆。

心里膈应在所难免,可饿极之时,人和禽兽的界限也將模糊.::,

默然片刻,慕容垂打马走上台阶,跨过一地户骸,向著文昌殿走去。

围攻邮城的战事持续近二十个月,他一生中都没有经歷过类似长久的煎熬。

他对符不的態度,也从一开始的轻视,到后来的欣赏,乃至最后竟生出几分敬佩。

这位年轻人虽然犯下了不少要命的错误,可至少他有勇气率领臣民反抗到底,期间没有流露一丝一毫的投降之意。

符不派参军焦逵秘密联络谢玄,这件事细作早已打探得知。

符不寧愿向普室求救,也不愿投降,可见对他慕容鲜卑当真怀有切齿之恨。

许是因为他的坚持,才让邮城数万军民仍旧选择忠於大秦,跟隨他从內城退保宫城,又从宫城西走滏口陘入并州。

这里面,甚至有不少关东士族。

渤海封氏的封劝,其兄封孚时任大燕中书令。

封劝选择追隨符不,代表渤海封氏正式分裂。

这或许是士族在乱世里多方下注的旧习,但更多的,或许是符不的坚持,激活了极少数人身上埋藏的忠骨..:.

上谷寇氏寇遗,范阳卢氏卢定.:::.这些可都是关东颇有才名之人。

更论还有符就、姜让、杨膺、徐义一眾颇具才干的旧臣效死。

符坚有子如此,足慰平生矣“不知道我死之后,倘若强敌寇境,太子慕容宝可能像符不一般,聚拢人心守御疆土”

慕容垂脑海里突然蹦出这个问题。

寻思了会,似乎没有答案,他摇摇头自嘲一笑。

喀喀马蹄踩过一片破碎的琉璃瓦,慕容垂往大殿內里望去,塌的虎顶,焦黑的廊柱,半截残存的鹅吻兽首自檐角垂落....

这座始建於曹魏建安九年(204年)的宫城正殿,至此几近全部损毁,除非推倒重建,否则无法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