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携眾东迁(1 / 5)
第250章 携眾东迁
清晨,三百通开禁鼓响过后,霸城门缓缓开启。
一面高高立起的虎纹魔旗率先出城,其后紧跟著大批百姓,皆是推车挑担,
驱赶驴骡牛马。
有孩童裹著缀满补丁的袄衣,倒在铺满乾草的骤车上呼呼大睡,身边堆满瓦罐蔑筐,小小的身子蜷缩成团。
有孩童骑著自家驴骤牛马,兴奋地嘰嘰喳喳,嘴里呵出白气,发皴脸蛋被这初冬时节的霜雾冻得通红。
也有生下不久的小婴孩,被自家兄姐阿母紧紧抱在怀里,背在背上,睡在箩筐里。
数以千计的百姓成群结队,扶老携幼从霸城门出城,在一面面虎纹魔旗的指弓下,奔著那陌生又充满期待的地方而去。
他们都是籍属虎賁军的军户氏民,共有1029户,男女老幼一共3887人。
从並氏堡平安返回长安的虎士原有1061人,经过近一月的动员、准备,最终有1029人自愿跟隨梁广迁走。
选择留下的32名虎土,一些是因为父母年迈难以远行,一些是近期寻到新的营生,不愿离开长安。
101看书.全手打无错站
虎賁军原有两千五百虎士,有的是家中独子,有的尚未成婚,有的战死后,
父母跟隨兄弟姊妹生活,妻儿改嫁....,
每一名虎士背后对应的家庭情况不一,梁广和李方等人商议后,决定迁徙范围仅限於现有虎士及其户属家眷。
有的虎士子然一身,一人便是一户。
有的虎士父母、兄弟姊妹、妻儿一大堆,一户十余口。
虎责军户们按照幢、队、什、伍的编制划分,共有两幢,各有一名幢主,家卷们也按照编队行动。
1029名虎土也按此整编,负责路途上的警戒和秩序维护。
符盈作为嫁妆带来的两千氏民,最终迁走1800人,同样对应1800户,情况和虎士相仿。
有的单人独户,有的拖家带口,统计下来约有六千余人。
余下的一些牴触情绪严重,甚至出现逃户情况,只能遣散或是交还符融。
梁广的私兵部曲,加上樑氏宗族额外拨给,共有560户,男女2240口,大半已经提前抵达长门亭,余下的也在今日迁徙队伍里。
还有赵鹿、呼延愷、皇甫毅、支几大部曲家族,就连苟平也舍下杂號將军职衔,带上妻儿十余口,跟隨他东迁。
粗略算来,单是长安城里外,就有近一万四千人跟隨他迁走。
再加上长门亭三万鲜卑杂胡部族,梁广此次外迁,规模甚至超过建元十六年(380)年,长乐公荷不率三千余户氏民迁徙邮城。
那年,先帝符坚外迁氏民十五万户,交由各宗室重臣统领,分镇天下各方。
青、幽、冀、充、並、司隶洛阳.....数十万氏人迁出关中散布各处。
从人口比例来看,氏户作为国人有所优待,生活条件相对优渥,一户平均下来有四五口人。
梁氏私兵部曲条件相仿,一户平均四口。
汉人军户阶层条件最差,一户多在三四口之间。
等去到平阳,他们的身份、阶层都將重新划分。
梁广用大量钱帛赏赐,和按照军功分配土地的美好愿景,让这一万多人相信,跟隨他去到平阳,日子一定比留在长安好过。
虎责军的抚恤標准最高,平均下来一户一万钱,十匹布、三匹帛,队主以上给绢两匹。
愿意迁走的1029名虎土,除赏赐之外,还有一笔五千钱的迁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