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人满为患(1 / 3)

加入书签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在这个浮躁的社会里,见过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但真正做慈善的,那是少之又少!

这不,德市范围内各个村子的村民一大早就收到村里大队部的通知,说是有人收购锅底灰,村民们想要出售,就把自己大黑锅放好,等着人家上门刮取,村民自己刮取的锅底灰人家不收!

“村长,你夜来哄航二沫尿灌多了吧?收锅底灰?你这不是放屁么,哪个缺心眼子滴会干这种事?他家里人不得骂他傻塞子么!”

一个叫孙庄的村支部外,一名七十多的老汉掏出装着碎烟叶子的药瓶子,将里面的烟叶均匀地倒在一张不大的纸条上,一边卷着旱烟一边斜着眼瞅着刚喊完话、从大队部走出的村长!

脚步匆匆的村长听到老头的话停住脚步,满心欢喜的脸上泛起一丝苦笑:“瘸子叔,你这说得什么话呀,人家这是做买卖,真金白银买你的东西,怎么就成了傻塞子了呢?

你也被抽旱烟了,赶紧回家看好自己家的大黑锅,十里铺的老刀来了我带着他先去你家收!”

“he~~tui!”

老头舔了下纸条的一角,将卷结实旱烟封口,一口唾沫吐在地上,这小孙子写满字的大元草卷旱烟挺香的,就是上面油墨味太苦。

“村长啊,听你说得有鼻子有眼儿的,还十里铺的老刀,那你给咱说说,这锅底灰多钱一斤?”

揪掉旱烟屁股后面多余的纸张,老头边说边拿出火柴点烟,或许是火柴潮了,连着划了三根没一根着的,旁边的村长看着都替他着急,赶紧掏出打火机给他点上!

“瘸子叔,你不看新闻不知道,十里铺老刀家可不是一般炮啊,人家家里有国宝的,不差这点钱。

锅底灰人家收购价两千五一斤,你家那口常年不扫的大黑锅,上面的黑灰不得有个两三斤呐,这就是大几千块!”

老头闻言眼睛都直了,手一抖刚抽了两口的旱烟掉在地上,他也顾不上捡烟,拉着村长的手急声问道。

“小六子,你说得都是真的,没骗你叔?”

“我要是骗您,您和婶子就搬我家住去!”

“发财啦!发财啦!”

瘸腿五六年的马瘸子兴奋地嚷嚷着,站起身来健步如飞往家跑,放在墙角的拐杖都忘了拿!

“叔,拐,拐啊!”村长在后面举着拐杖大声招呼。

“拐你奶奶个腿,我家就在前面,我拐个毛线啊拐!”

马瘸子一深一浅的往家跑,别看姿势别扭,可这速度一点都不慢,在远处一看还挺有艺术性!

村长一拍大腿,拿起拐杖追了过去,都是没出五服的亲戚,要是磕着碰着还真不好交代。

这样相似的场景几乎每天都会在不同的村庄里发生,因为自古以来村民们都没听说过有人收锅底灰。

以前没有天然气和电热锅的时候,每年入秋之后每家每户都会把锅弄下来扫干净锅底的灰,提高铁锅的传热性,减少柴禾的损耗。

正因为以前的垃圾变成了宝,这让很多收入不高的村民都为之疯狂,尤其是那些能为了两三个鸡蛋排队俩小时的大爷大妈们,现在一听说锅底灰价值两千五一斤,生怕刀家人反悔,直接骑着三轮车把自家的大黑锅拉到刀家!

俗话说人过一万无边无沿,这种事就跟病毒传染似的,有一个人带头就会有无数人盲从,从囤盐到囤板蓝根、囤口罩,无一不佐证这个事实。

而这件事的结果,就是把带着妹子回村的始作俑者刀乐堵在了村外,105国道上都是大大小小的三轮车,后斗上都拉着一口倒放的大黑锅。

国道上有交警维持秩序,还有一辆警用面包车停在国道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