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4 章 提交议题(2 / 3)

加入书签

启动,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认真落实,研究出台支持清欠工作措施。

2019年、2020年清欠工作均作为国务院大督查、全国减轻企业负担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专项督查的重点,督促地方政府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谈完成绩后,王鸿涛继续汇报:“下面我再谈谈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清欠台账底子不实,导致清欠工作浮于表面,流于形式。

台账内欠款仅为几千亿,而我们实际的欠款数额是多少?据我目前掌握的数字是至少80万亿,还不包括各级城投的巨额债务。

下一步,清欠领导小组将从摸清底数开始,进一步夯实清欠工作。

海量的债务,成为地方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沉重的包袱,甚至出现了多个机构被起诉,列入了‘老赖’名单,严重损害了政府的公信力,影响了社会公平公正,清欠工作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境地。

但是,巨大的债务总额,让地方望洋兴叹,想彻底解决这个顽疾,需要中央拿出海量的资金用以撬动、推动地方政府还款。

因此,特向中央申请清欠专项资金2万—3万亿元,用以提高地方政府可用资金空间,缓解地方政府财政收支压力,加大清欠工作力度。”

汇报完毕后,会场出现了短暂的沉默。

过了一会,刘国强说道:“支持地方工作是我们的职责,政府债务确实到了刻不容缓的程度。

有些事情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失信执行人名单,也就是俗称的老赖名单。

原本大家以为这只是针对自然人、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名单,没想到竟然有480“自己人”

赫然在列,其中不乏核心城市。

其中失信理由也都是五花八门,有拖欠工程款的,有抗拒执行的,甚至还有虚造证据的。

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这个议题我支持,这个钱该给!”

还没等陈德明发言,黄卫国开口道:“清欠工作是重要,该支持,但2万—3万亿我个人认为有些多。

盘子就这么大,处处需要钱,把钱都给了清欠,我们的基础设施建设怎么办?民生怎么办?既然向外公布的台账内欠款是7千多亿,我觉得中央财政拿出来2000亿元就足够了,剩下的必须地方政府拿,债是他们钱的,谁的孩子谁抱走,谁欠的债谁还,凭什么要中央给他们兜底?把明面上的债务清理掉,勉强也能给民众一个交代!”

陈德明立即反驳:“我们不能自欺欺人!

按照目前掌握的情况看,80万亿的政府性债务,想想都可怕,民众不知道这个数字吗?拿几千亿出来糊弄,谁会相信?随便挑一个债务大省都比这个数字多!

干工作就要实事求是,该是多少就是多少,与其遮遮掩掩徒增笑料,还不如把债务总额弄清楚,大大方方搞工作。

鸿涛同志有句话我很有感触,无论数字有多大,只要我们下决心,迟早会有完的一天。

但是,如果拿着一本糊涂账去搞清欠工作,清欠工作便永无止境,最后只能流于形式!

这钱,该给,哪怕是勒紧裤腰带都得给!

我们政府不能当老赖!”

很快,同志们纷纷发表意见,支持给资金的占据了大多数,分歧在于给多少。

李隆兴笑着说道:“解决好企业账款拖欠问题,事关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预期,事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能解开企业之间相互拖欠的‘连环套’。

中央财政拿出资金,这凸显了政府对解决企业间资金拖欠问题的坚定决心。

此举对于保障企业权益、维护经济秩序、构建诚信社会具有深远影响。

甚至可以说,清欠工作已经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了。

我的意见是必须给,至于给多少?取个中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