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5 章 赶鸭子上架(2 / 3)

加入书签

因为我们有共同的祖先黄帝、炎帝!”

在场的人,包括媒体都深有体会,点头附和。

王鸿涛继续说:“刚才武总说到了‘秦豫之争’,我想说的是秦、豫自古渊源深厚,交往密切。

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也同样有着灿烂的文化。

两省早就交织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同饮丹江水,同枕秦岭山,不管谁遇到困难,两省人民从没有吝啬。

长安开通的第一趟高铁就是通往郑州,两省在各方面都有着密切的合作。

秦省铜州市号称‘小豫省’,接纳了无数豫省人。

每当秦省遇到了危难,豫省将令一声喊,全部进秦川。

两省人民始终心连心,油泼面为烩面加油,豫省粮仓为秦省保驾护航,目光所致皆为华夏,五星闪耀皆为信仰!

未来必然会通力合作,共商新机遇、共赢谋发展。

至于那些网友的玩笑话,就当成戏言,一笑了之。

我是秦省人,如果秦省遇到了困难,我就不信你武总能袖手旁观?”

武怡湘笑道:“王书记说的真好,其实我很喜欢长安,每年都要去住几天,对秦省一直有种莫名的亲近和特殊的情感,就像亲戚一样,任何事只要我有能力绝对不会袖手旁观。”

王鸿涛笑道:“这不就行了?我再说说你刚才提的‘回流生’问题,谈这个话题就绕不过豫省的教育问题,一方面,是庞大的人口基数及考生基数,另一方面确是教育资源的相对不足,从各年的高考录取率,以及各层次的录取比例都可以看到。

由此,层层传导,家长不得不追逐各种教辅机构、各种名校,孩子不得不面对超强度的繁重的作业。

豫省本科高校只有50余所,其中公办学校30多所,双一流只有2所,高校质量和规模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差距很大。

所以,豫省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了我们这个‘邻居’,因为秦省的高等教育确实是走在了全国的前几名,尤其是今年‘秦汉大学’开启了招生,注定要为秦省新增一所双一流大学。

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豫省来秦省求学本无可厚非。

但是,各家要算各家的账,你占了秦省的资源,总得设置点门槛,这也是无可厚非的。

只要你实心实意来秦省投资兴业,秦省人民热烈欢迎!

但是,一些培训机构在‘回流生’事件中搅浑水谋取不法利益,通过不法勾当串通豫省教育中介机构,以造假方式为‘回流生’在长安参加中考提供服务,5000块钱卖一个名额。

如果不动真格的打击他们,会严重伤害秦省学子的利益和人民群众的感情,损害两省人民的深厚友谊!

至于豫省的教育问题,有历史根源,我认为:一是要抓住国家职业教育体系建立机会,发展一批职业本科,扩大本科入学率;二是在郑州大学、豫省大学双一流建设基础上,支持豫省师范大学、豫省科技大学、豫省理工大学三所基础较好的大学冲刺双一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打造学科高地;三是加大高水平院校引进。

夯实和人民大学的合作,创造条件,引进国内一流大学来豫设立校区、研究生院或研究机构;只有开放办学,解放思想,激发高校活力,才能切实解决豫省学子上学难问题!”

谁知道武怡湘又问了个非常尴尬的问题:“王书记,您在秦省创办了‘秦汉大学’,和五部委合办,目标剑指双一流。

到了滇省,中科院分校建设的如火如荼,我还特意去看了。

听说又要上马工程院大学。

两所大学必定会成为一流大学,一下子就把滇省高等教育问题解决了,为啥我们豫省做不到?”

王鸿涛难得的词穷了,你这个“老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