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2章 调研普洱(2 / 3)

加入书签

但自从来到滇省,我无话可说了,以前喝的好像都是假的。

正宗的普洱太好喝了,特别是第一口,那种香气说不出的美妙,彻底惊艳到了我。

现在大批机制茶,都是台地茶,机器采摘方便、省时,成本低,产量也大,适合机制。

但是化肥残留和农药残留比较高,口感苦涩化不开,喝完会舌尖发麻,有锁喉感。

很多本地茶农没有外销的途径,而外界买到真正古树普洱的人也不多,网上很多包装,卖价低廉,而用料根本不是真正的古树料,正宗的普洱常喝对身体肯定是有利无害的!

所以,普洱是个大市场、大行业,大有可为!”

郑斌说道:“真正的古树普洱茶都是被野放的,漫山遍野的生长,特别是有些荒野茶因为山势险峻、没有连成片,很多采摘成本太高,就放弃采摘了。

应该还有些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还没被发现,这也是为什么野生茶珍贵的原因。

凭良心说,普洱茶的市场都是被那些无良茶商给搅乱了。

我真的希望用最良心的价格,把高品质的好茶,给到那些真正爱茶懂茶的茶友!”

接着,王鸿涛一行去了初制所,见识到了古树普洱的纯手工制茶全过程,这样的手法保留了普洱茶最原始的香气,能将普洱的韵味发挥的淋漓尽致。

郑斌介绍:“现在市场上大多是机器加工,机器加温萎凋容易损伤茶质,普洱茶的口感就会短三分,尤其是随着年份增加,普洱茶独特的口感更会失色很多。

普洱茶最主要的就是原料,工艺以及后期的存储,最重要的就是杀青的工艺,茶香以及后期的存储转化的好不好,都跟杀青的手艺有很大的关系,杀青杀得要恰到好处,炒的轻香气出不来,炒的重后期转化空间小。”

通过调研普洱茶公司,王鸿涛算是对普洱茶有了深刻的了解。

下午,王鸿涛前往普洱市委,召开座谈会,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以及相关经济部门参加。

市委书记刘文华围绕今年的重点工作做了汇报了,市长李萍重点汇报了经济工作情况。

两人汇报完毕后,王鸿涛说道:“175亿的地方债务,你们偿还了148亿元,还剩27亿元,不错,加把劲,争取年底清零,省里该补的一定会及时到位。

刚才听了你们的汇报,我感触良多,普洱市,因茶文明全国,享誉世界,但gdp仅为不足900亿;地方财政总收入95亿;全年茶叶产量1192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2756。

说实话,这三项重要指标我不满意!”

多年上位者的气势无形中释放出来,让全场鸦雀无声!

“享有‘世界茶源’‘中国咖啡之都’美誉的普洱市,是全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绿色经济试验示范区。

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造就了普洱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也让普洱拥有了发展普洱茶、咖啡、生物医药的坚实基础。

普洱是茶马古道的源头,有2700年的镇沅千家寨野生‘古茶王’,1000多年的澜沧邦崴过渡型古茶树和景迈山万亩栽培型古茶园,被誉为‘古茶树(园)博物馆’,是我国乃至世界茶树资源的重要宝库。

所以,茶产业是普洱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支柱产业,又是普洱衣食万户的大产业、大民生。

目前,普洱茶园达310万亩,现代茶园175万亩,有机茶认证面积、企业数、证书数均居全国第一。

5000余吨低氟普洱茶打通了进藏新渠道。

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获国务院批准为我国唯一推荐申遗项目,获评全球最佳旅游目的地。

可以说,普洱发展茶产业和旅游产业的基础无人能比。

但是,看看茶产业的产值,看看普洱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