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0章 回国狂潮(2 / 3)

加入书签

>上午十一点,国门正式开启,首批回来的四十余名年轻人排成6列,齐声高喊:“我在缅北做诈骗,现在回到祖国妈妈怀抱,接受改造,重新做人,我是中国人,中国人不骗中国人。”

这一幕被记者记录了下来,还有很多媒体人开着直播,这是经王鸿涛允许的,目的就是要把真实的一幕反馈给全国人民。

某省公安局打击电信诈骗负责人接受采访说,滇省打响“劝返”

电诈人员第一枪,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

之前早知道有国人在缅北做电信诈骗,但没想到数量有这么多。

据现场采访“劝返”

人员,缅北电诈包含了电信诈骗的各个门类,目前是以“杀猪盘”

“裸聊”

“刷单返利”

为主。

按滇省的政策要求,如果这些人在9月30日之前回国,将获得从宽处理,否则,他们将受到一系列严厉处罚。

根据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滇省直接腾出来几座军营,对“回国”

人员进行集中隔离、调查、审查。

王鸿涛接到其它三个通道的汇报,口岸爆满,排队投案自首的有上万人,已经排到一两个月以后,疫情期间,必须严防严控。

记者采访到,其所在的滇省某县隔离点,正在回国的电诈人员有近千人。

据他介绍,电诈人员开始集中回流,因为回国人员太多,导致边境地区物价飞涨:“出租车每公里十块,盒饭五十,一瓶水五块,原价二十三的玉溪烟六十块……”

记者报道,回国的电诈人员很容易辨认:这些人多是操南方口音的年轻人,互相说话很小声。

大概因为长期夜间工作且在电脑前久坐所致,大都面色苍白,走路习惯前倾。

隔离点的工作人员摸到了这些人的作息规律,经常在午夜甚至凌晨时分,推着车子在走廊里卖夜宵。

有的电诈人员仍未悔改,在国内隔离点的第一个晚上,有人举报,听到隔壁有人用手机继续从事电诈活动——他们多携带三四部手机。

很多记者采访到,这些人在缅北过的日子“生不如死”

,“迫切需要回到国内”

,“中缅就隔一条小沟,一跨就过去了,但他们不敢跨,因为一夜之间起了一座5米高的边境墙,还带电击,随时还有边防战士巡逻”

一篇报道披露,在缅北地区从事电信诈骗的有数十万人。

不过,该报道并没有交待该数据出处。

事实上,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偷渡出境,无法知道“滞留缅北人员”

的确切人数。

湘省基层劝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此次劝返行动中,当地最多的一个村回来七十多人。

他所在的市“缅北窝点人员”

有八百多人,在省里并不算多。

据记者采访,电诈犯罪形势是从2019年开始突然变得严峻起来。

缅北地区的违法犯罪前几年主要是以贩毒和赌博为主,由于电信诈骗成本低、风险小,近年来参与者越来越多,其中有不少是由其他犯罪行当转过来的。

据公安部介绍,以电信网络诈骗为代表的新型犯罪持续高发,已成为上升最快、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突出犯罪。

滇省公安厅干部向记者普及,缅北地区独特的地缘政治,使其近几年成为跨境电信诈骗犯罪集团首选之地。

电信诈骗发源于台湾地区,后来转移到福建、广东等地。

国内打击力度加大之后,电诈集团看准了缅北地区,该地区由多支民族地方武装控制,不受缅甸中央政府控制,由于这些地区既没有实体经济也缺乏自然资源,地方政权出于发展需要,电信诈骗甚至形成产业,对于我方跨境打击电信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