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6章 潜伏计划顺利进行(2 / 3)
果真有这好事,你让我干什么都成!”
“先说好,剧组经费有限,只能象征性给你点片酬。”
“你就是让我白干,我都屁颠屁颠的给你鞍前马后!
王鸿涛书记敢用我,我就敢给他效死命!”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巴豆和文章这里,就这样两部电影重要的角色确定了下来,两个剧组都在紧锣密鼓的筹划中。
到了7月初,在老狼等“蛇头”
全力运作下,2000多名“尖刀”
队员顺利进入到缅北的各个电诈园区,入职不同的“科技”
公司。
由于疫情特殊时刻,滇省的边界日夜施工,近期缅北招人异常的困难,所以,老狼“团队”
成了各个园区的香饽饽。
由于他送来的这几批人质量高,所以价钱就高,直接给王鸿涛“创收”
了近3亿元的“纯收入”
,而且这些资金又迅速的转到了“潜伏”
人员手中。
至于上级拨付下来的资金竟然纹丝未动,给了王鸿涛很大的操作空间。
同样,3000多名“潜伏”
人员全部进入缅北,遍地开花,分赴各个城市寻求商机,力求尽快站稳脚跟。
于是,缅北很多“电诈”
泛滥的城市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店,有理发馆、饭馆、小卖部等等,都是通过正规渠道过来的,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怀疑。
而这些店,基本都开在距离各个电诈园区不远处,就像一张大网把园区“笼罩”
住。
李飞的“金枝玉叶”
茶厂建设进度非常快,几个厂房已经初见端倪,办公楼地基已经完成,开始建设地上建筑,可以招人了。
于是,在果敢的大街小巷出现了告示、传单,“金枝玉叶”
茶厂大量招聘茶农,底薪2000+业绩提成+加全勤,保守3000以上,至于五险一金啥的没人在意。
缅甸在经济活动中所需费用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国内职工的基本工资,平均一个月为112美元(16万缅币),在东盟国家中是最低的。
而且这个工资是包含职工月薪、税费在内的工资,可见有多么的低廉。
而3000元的“高薪”
足够大家挤破脑袋了!
还没等招聘开始,茶厂合伙人、老街军分区司令员丹洛准将,直接要走了50个名额,谁还没有几个穷亲戚?
李飞自然不会拒绝,在丹洛的照顾下,茶厂建设没有受到任何的干扰,这在缅北是非常难得的,果然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在工地的彩钢房里,李飞拉着田野和王浩分析果敢的局势,李飞说道:“同盟军现由彭家声的大儿子领导,有三个旅,总兵力约9000人左右,名义上控制果敢地区,但实际大部分已经在政府军的控制下,根据目前的情况看,同盟军只能跟政府军打游击,偶尔进行拉锯战,控制的区域也就是丛林和犄角旮旯。”
王浩说道:“这里太乱了,有种看三国演义的感觉,同盟军一分为二,一部武装接受了政府的高官厚禄,被改编为边防营;另一部力量依然态度强硬,继续进行武装斗争。
白家军,当地人都要他伪军,这部分就是被诏安的边防营,接受了政府的高官厚禄,各种武装力量4000人左右。
有五个中队,有一定的城镇防御能力,无山地丛林作战经验,若无缅军支持,单方面与同盟军对抗,估计有一半投降,一部分阵前观望。”
田野补充道:“警察营:负责人为明国安,卧虎山庄园区的保护伞。
边防营:负责人为魏三,营长杨小建,武器与战斗力不低于民兵队,但二人民族情节强,和同盟军渊源较深,性情刚烈,极有可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