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萌生退意(1 / 3)
秦省和长安市历史性的创造了全国第一的奇迹,这是无法复制的,这一刻王鸿涛被全省和全国人民“吹”
上了神坛!
什么“经济沙皇”
、“最强省长”
等等诸如此类,让全国人民对他更加期待不已,秦省人民则是欢呼雀跃都等着省长荣升省委书记,带着三秦儿女勇往直前,继续创造辉煌,恢复昔日汉唐雄风,重塑往日荣耀。
鬼谷子说过:若欲去之,因危与之。
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
意思是急流勇退为佳,弓满则折,月满则缺。
如果说“逆水行舟”
是一种进的艺术,那么“激流勇退”
就是一种退的艺术。
“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进退、盈缩、变化,圣人之常道也。”
唯有大智之人才能拥有如此慧眼。
有用有舍、有进有退。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
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这是一首禅诗,说的是插秧的过程,却蕴含着人生进退的哲理。
王鸿涛觉得自己已经取得了在秦省能取得的最好成绩,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难,因缘际会下秦省逆流而上,短暂性的占据全国第一都宝座,等各大城市恢复过来后,必然会把秦省从神坛上落下了,因为内陆城市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劣势不是靠人的意志可以扭转的。
眼睁睁的看着自己打下的江山推人“推翻”
,王鸿涛肯定心有不甘,可又无能为力,所以这时候离开秦省最合适不过了。
但是,这么无耻的理由和念头,怎敢和上级谈?于是,时不时的会焦虑。
该进时没进,可能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遗恨终生;该退时没退,可能会让已经取得的成功转瞬即逝,悔不当初。
进与退,处置得当便有了天堂之阶,处置失当如敲地狱之门。
何时该进,何时该退,其中学问极深。
纵观历史人物命运沉浮,可窥豹一斑。
汉初三杰萧何、张良、韩信对于进退的把握不同,决定了他们迥然不同的命运:张良功成身退,萧何委曲求全,韩信被斩身亡。
由此可见,进退之道,实乃决定人生成败的大道。
无论是决胜战场,还是赢得市场,或是走稳职场,都离不开对进与退的恰当把握。
进退之道,重在进,贵在退,适时的低调或退却,能使一个人更好地生存、发展和成功。
把握不好,或功高震主,或权重遭忌,轻者身败名裂,重者下狱命亡。
“武功高强的人,往回抽枪的动作比出枪时还要快……与此同理,真正做到不失时机的退却,才堪称精于此道”
。
慢慢的,王鸿涛又想开了,是进是退,千万别过于难为自己,还是活得达观与洒脱一些为好,随遇而安吧,虚荣心太强了,忘记了初心使命!
正当王鸿涛重振信心,准备大干一场时,陈家忠部长的电话打来了,果然是人生际遇无常!
“鸿涛,恭喜秦省登顶,你创造了历史,我为你感到骄傲、自豪!”
“部长,只能说是因缘际会,辉煌只是短暂的,后面的压力更大,我现在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
“哈哈,后面的事不用你操心了,关于你的使用已经提上日程,已经达成了一致,要调离秦省。
今天给你打电话,是想让你提前有个准备,把手头都事情安排好,你自己知道就行,别到处嚷嚷。”
“部长,我的嘴有多牢,您最清楚!
能不能透露一下,我要去哪?”
“鸿涛,这个我还真不知道,只能等到尘埃落定。
不过,你有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