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4章 江城人类史上最大隔离(2 / 3)

加入书签

个小时的窗口。

得到“封城”

的消息后,很多人开始在24小时便利店抢购物资。

一群戴着口罩一言不发的市民将速冻饺子、面包、泡面等商品疯狂地装到购物袋里。

而药店里的口罩、莲花清瘟胶囊、抗病毒口服液、板蓝根甚至酒精一上架就被抢空。

而从停运通告发出起,凌晨到达江城天河机场出发层的车辆就逐渐增多。

最多时,几乎一秒钟一辆车到达。

乘客拎着行李箱希望赶飞机离开江城。

机场每个值机柜台前都站满了旅客,排队的队伍长达百米。

而当时就有航空公司接上级领导通知,可为八点前航班的旅客办理值机手续,八点后的则不办理,并对购票旅客原价退票。

21日0点到8点,天河机场进港20架次,出港45架次。

尽至此,年旅客吞吐量近3000万的天河机场关闭离港通道。

没有人知道封城之后的武汉会怎样,所有人心里其实都没底,慌慌的。

唯一能做的就是,要不继续留下,要不赶快逃离。

据铁路局发布的数据显示,“封城”

前一天,近30万人次乘坐火车离开这座城市。

1月21日0点到8点间,至少发出列车251列,这座被誉为九省通衢的交通枢纽,具有将人们送往中国几乎每个角落的能力。

即使8点之后,也有不少的人成功出去了。

封城之后,陆续关闭了市内交通、铁路、航空、高速等出口。

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当初从江城走掉的那些人,虽然把疫情带了出去,但对个体而言,未必不是一件幸事。

否则,江城的伤亡将更惨重。

因为在封城之后的一个月里,看到了基层社区太多的人间悲剧,一家人家,前一天走了一个,第二天又走了一个……说到封城后在基层社区的亲眼目睹,会有很多人哽咽地说不出话。

如果说一个人都没有出去,江城肯定被感染的数量会高很多。

再加上医疗资源和物质资源的匮乏,以及疫情之初的防控失措,可以想象会糟糕到什么程度。

要知道,后来确诊的人群中有相当部分是在等待中被感染的,在家中交叉感染的,有的在等待床位中死去。

因为拖的时间长了,得不到及时治疗,病情自然就恶化了。

疫情之初的这个阶段是最困难的阶段,一线的同志们那个时候基本上不说什么话,非常难过。

封城前的那6个小时,事实上相当于做了一点分流,就像在面临洪水汹涌而来之际,没有堵在一个地方,造成决口。

否则的话,城内的死亡人数一定会多很多,非常时期的非常选择,并不是非黑即白的。

即使在1月23日封城之后,江城由于没有严格有力、有效地管控传染源,加上医疗资源发生挤兑,导致大量的群众感染、发病。

直到2月10日,江城市通告发出:决定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一级响应相关要求,自即日起在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实行封闭管理,对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所在楼栋单元必须严格进行封控管理。

那个时候,在中央指导组亲临一线指挥后,江城的疫情防控工作才算真正的有效落地。

而在这段日子里,已有数万多人感染上了新冠肺炎。

对那些出走的个体而言,活着是最重要的,留下来的话,他们的伤亡率会更大。

但也要看到封城前后出走的500万人使全国陷入巨大危险之中,全社会几乎停摆,代价之大无法计算。

所以,大账小账不能分开来算,怎么算?

如果在封城的同时立即封小区,并采取强有力的隔离措施,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