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7章 长安的财力和对教育的思考(3 / 3)
/p>
只有‘六独立’的民办学校可以继续办学但绝不新增私立学校,既:独立办学、独立财务、独立招生、独立招聘师资、独立行政管理、独立教学研究。”
胡昊有些不解,难得的提出异议:“书记,我觉得民办学校是对公办学校的一种有力补充,我们为什么要限制、禁止呢?”
王鸿涛耐心的解释:“目前,许多民办的名校,事实上依托了很多公办学校资源。
呈现出非常混乱的局面。
说依托,其实是好听点。
更直白点说,这些年来,好的公办学校,利用自己的名气,出来牵头。
于是,就弄个集团,搞个民办学校出来,专门掐尖招生。
由于资本的参与,导致各地私立中小学背景极深,来头极大。
出成绩后,涨学费或卖名额再搂钱!
甚至,有部分公办学校的领导,私下成立私立中小学。
一边担任公办学校的校长,一边在家里还有私立学校。
左手干公、右手干私,两手都要抓;如此办学能做到两手都能硬吗?事实是,常常公软私硬。
正是这些不伦不类的私立中小学,长期以来,恶意竞争。
一个以赢利为目的学校,必然看重的是利益。
怎么才能做到利益最大化呢?必须要有优质生源!
怎么才能争得优质生源呢?必须追求所谓的成绩好!
怎么才能让学生成绩好呢?到处挖优秀老师。
私立学校只盯着利益办学的结果,必然打乱了教育的正常竞争。
本来是一份最良心的事业,却要天天放在逐利的火架上炙烤。
早晚烤成焦心、烤成黑心、烤成无良的教育之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