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5章 一见钟秦招聘会爆火(2 / 3)
>
除此之外,长安一直在大力推行数字智能经济,并且还开设了各类科研及开发机构约3000多个,独立科研机构约460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约3673家,这些对于有抱负有理想的人来说,都是迈不动腿的致命吸引。
所以,这次招聘会不仅是长安实现经济发展的新赛道,也是有志青年实现自我价值的又一扇窗,在实力和口碑的双重“诱惑”
下,来应聘的应届毕业生都产生了留下来的冲动,毕竟像这样能看得见未来发展的长安,是没有人能拒绝的。
第一季度的一张“成绩单”
曾引起了广泛关注,时隔十八年后,长安gdp终于又重回全国10强,而就在去年,长安的gdp仅仅为62041亿。
全国人民公认,在王鸿涛的带领下,长安腾飞指日可待!
机遇与梦想并存,相信大长安的未来,潜力不可限量!
招聘会的第一天,人社局汇报:共计12万企业,招聘各类专业应往届毕业生685万人!
第二天,长安得到各类人才753万人!
消息一经公布,立即引起全国的震动!
各大媒体蜂拥而至,各地的网民纷纷呼吁,再不采取行动,今年的毕业生怕是要被长安抢光了!
今年的长安竟如此凶悍!
这是要干什么?真的想把大学生一网打尽?连口汤都不准备给其它城市喝了?
从第三天开始,投简历和观望期已过,进入了签约的高峰期。
同时,无数的家长来到了长安,参与到孩子择业这一重要选择中来。
中国父母为了孩子,总是会无怨无悔地付出,好像父母天生欠孩子的一样。
即便是自己省吃俭用,也要让孩子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
所谓“蜡炬成灰泪始干”
,就是中国父母最好的写照。
经常看到的真实画面是:
在学校,孩子不能比别人穿的差;在家里,孩子的玩具不能比别人少。
在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父母再辛苦劳累也会抽时间陪读。
当家庭条件好的孩子去学绘画、学钢琴、学舞蹈时,那些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让孩子去上兴趣班,学习某种特长。
如果贫困家庭的孩子考上大学了,父母不惜求亲戚、求朋友也要把学费、生活费凑齐,让孩子按时报到上学。
为了不让孩子因为贫困而感到抬不起头,父母还要想尽一切办法,尽量让孩子过得舒适些。
孩子上完大学了,要准备结婚了,这个时候,父母会把自己多年的积蓄无怨无悔地拿出来给孩子操办婚事。
即便是没有积蓄的父母,也会砸锅卖铁,努力让孩子的婚事操办的像个样子。
中国父母如此无怨无悔的付出,总是让人感动万分。
但是感动之余,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父母这么做,究竟是为什么?只能说是传统吧!
招聘会的第三天结束,长安市政府发布:截止目前,长安市29万家企业,同32818万人达成就业意向,其中应届大学生为14859万人,达到了2018年毕业生1834,大大缓解了今年大学生就业压力。
其中985达成意向282万人,占比175;211院校毕业生达成意向832万人,占比达到1342。
也就是说,每百个985、211院校毕业生,至少有10个即将落户长安,短短的几天后,这个数字还会持续上升!
这个消息立即引爆了全国的就业市场和网民的关注,也引起了其它城市的高度重视。
很多网民哀嚎,长安市如此内卷,难道真的打算将今年的毕业生一网打尽?这是不给大家活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