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开始明悟的刘封(2 / 3)
有闲着,经过广陵一事之后,刘封也算是长了不少见识,有时候人真的得自己经历点什么才能明白过来。
此时的刘封正在看南阳的地方志,这是数百年间南阳官衙所留下的精华。
很多都已经残破不堪,当然更多的还是已经重新抄录。
这些东西记载着南阳的点点滴滴,看似都是一群老掉牙的东西,似乎没有什么用处,但是只有真的研究进取之后。
才能发现南阳到底需要什么,或者说刘封到底需要什么。
就比如说这个袁敏,他为何如此重用,当初他和李通吹吹牛皮也就罢了,但是当他真的将南阳志拿起来之后,看着南阳志之中的记载。
却是发现,若是想要治理南阳,或者说治理荆北乃至荆州。
这水利之事至关重要。
就以南阳来说,后世之中赫赫有名的“父母官”
一词就是来源于南阳之地。
当年的召信臣和杜诗两人都是出任南阳郡守之后,大力发展民生,使百姓富饶,让南阳物阜民丰之后,才被冠以父母之名。
也就是南阳人口中的前有召父,后有杜母。
而这两个人治理南阳的最大一项就是水利。
利用水利开垦良田,劝说百姓施行农耕,立石为信,约定成俗。
南阳父母官已经将治理荆州的办法明晃晃的摆在了刘封的面前,至于学不学那就是刘封自己的事情了。
在这乱世之中,刘封太清楚自己需要什么了。
抢夺地盘,争权夺利,招兵买马,冲锋陷阵,全都不是!
就如同郭图询问自己的那句话一样,他想好自己想要什么了没有。
在这个乱世之中,所有的一切,都源自于一个字。
“粮!”
如果再说的多点,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他一个什么都没有的家伙,他没有办法做到袁术袁绍那种,几乎一路都是被人开门迎接,一南一北起步就快成为别人的重点了。
这是世家的能力,是他们以及他们家族这么多年经营的结果。
他也做不到曹孟德这样,振臂一呼,天下英雄前来投奔。
曹孟德不但有一个伺候了四代皇帝的干爷爷,还有一个当太尉的亲爹,更是从小就被各种天下顶尖儿的名士给他造势吹嘘。
更重要的是,从熹平三年他被举荐到现在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年,这家伙二十年间将朝堂上上下下的宦官,权臣,甚至还有外戚世家得罪了一个遍。
他虽然仕途坎坷,但是众人看在了他爹和他爷爷的份上都没有将他如何,反倒是让他早早就有了偌大的声明。
骂名虽多,但是名声也大。
想他们这都是别人求着要去投奔的。
再看看自己,还有自己的那个爹,他俩有啥,多占一个城池都有可能被一群碎嘴子活活的骂成祸国殃民的乱臣贼子。
既要顾及自己的名声,还要想办法壮大自己的实力。
最重要的是,自己做了那么多,还很可能没人知道。
若是数年前,刘封绝对会大骂一声,苍天无言然后就地躺平,爱咋咋地。
不过如今,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寅时起床,一直忙碌到夜色正浓。
他没有孙伯符那种堪称霸王在世的勇猛,也没有一个叫做周瑜的好兄弟一直没完没了的帮着自己打天下。
他做不到一己之力硬干下一个江东的这种壮举,他也没有一个早早就死了留给自己一个偌大地盘看管的长辈。
这等情况下,他走错一步,或许就是万劫不复。
他可以高声嘶吼着说,自己全无畏惧,大不了从头再来。
但是他麾下的那些百姓,那些士卒,他们是不是还有重头再来的机会。
他的地盘慢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