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初次交手(2 / 4)

加入书签

潘夫子的声音渐渐提高,语气中带着几分激昂:

“诸位学子,读书之道,不仅在于背诵经典,更在于融会贯通。

你们需以思为犁,以学为种,方能在这知识的田野中,收获丰硕的果实。”

他目光如炬,扫过堂内每一位学子,声音沉稳而有力:

“今日,我便以此句为引,望诸位在求学之路上,既勤学,又善思。

唯有如此,方能不负韶华,不负所学。”

堂内一片寂静,学子们听得入神,仿佛被潘夫子的话语带入了一个深邃的思想世界。

致远书院的学子们眼中闪烁着敬佩之色,心中暗叹:“崇阳书院的夫子,果然名不虚传!”

潘夫子微微一笑,抬手示意学子们坐下,随后开始详细讲解《论语》中的其他篇章。

他的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时而幽默风趣,时而严肃庄重,引得学子们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凝神思索。

讲堂内的气氛既庄重又活跃,仿佛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学子们的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张时安他们的双眼也是亮了又亮,果然,本来以为致远书院的夫子就已经很厉害了。

这崇阳书院的夫子,更是不得了。

只不过,在听了这么一场酣畅淋漓的授业之后,总算是来到了他们,昨日就设想过的场面。

台上的潘夫子手持一卷古籍,目光如炬,缓缓扫过台下的学子们。

他微微一笑,声音沉稳而有力:“今日,我便出几道题,考考诸位。

题目虽不艰深,但若要答得透彻,却也不易。”

说罢,他轻轻展开书卷,念出了第一道题:“‘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此言何解?”

崇阳书院的学子们闻言,纷纷挺直了腰板,眼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作为东道主,他们自然不愿在众人面前失了颜面。

再加上,这种时候,可没有礼让之分。

只见一名身着青衫的学子站起身来,拱手一礼,朗声道:

“夫子此言,意在强调君子应当注重根本。‘本’者,乃德行、学问之根基。

唯有根基稳固,方能衍生出正道。譬如树木,根深则叶茂;

譬如江河,源远则流长。君子修身,亦当如此,以德为本,以学为基,方能成就大道。”

他的话音刚落,台下便响起了一阵赞叹之声。

潘夫子微微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赞许。

紧接着,崇阳书院的另一名学子站起身来,补充道:

“不仅如此,‘本立而道生’还意味着,君子应当从自身做起,修身齐家,方能治国平天下。若人人皆能务本,则天下自然归于正道。”

崇阳书院的学子们一个接一个地站起来,他们的回答或引经据典,或结合实际,言辞犀利,见解独到,引得台下掌声不断。

潘夫子脸上的笑意愈发浓厚,显然对他们的表现颇为满意。

然而,坐在一旁的致远书院的学子们,却渐渐感到了一丝压力。

他们原本以为,崇阳书院的学子虽有名声,也知道他们很厉害,但却没想到竟然能这么厉害。

可如今亲眼目睹了对方的才学与风采,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与对方之间的差距,远比想象中要大得多。

张时安他们坐在人群中,眉头微皱,心中暗自思忖:

“崇阳书院的学子,果然名不虚传。他们的回答不仅条理清晰,而且见解深刻,显然平日里下了不少功夫。

相比之下,他们的准备似乎还不够充分。”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