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游学准备(2 / 4)
备就绪。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而这一次月考的成绩,估计也算是地狱级别的啦。
光是第一道经义题,就已经让人忍不住掏空脑袋引经据典。
“《论语·颜渊》有云:";克己复礼为仁";,《孟子·公孙丑上》则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试析二者在儒家修身体系中的辩证关系,若以《周易》";穷则变,变则通";为绳墨,当如何调和动静之辨?
张时安,磨了磨牙,手中的笔杆子,在墨水当中晃了又晃。
终于,提笔动了起来。
“笔锋骤转,墨色如漆。
某顿首再拜,乃援《礼记》之典:";礼者,天地之序也;
乐者,天地之和也。
";观孔门";克己复礼";之训,非桎梏人性之枷锁,实乃以规矩为舟楫,渡人至中和之境。
恰似《诗经》所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需以绳墨自矫,方得玉质金相。
然孟子";浩然之气";如洪钟巨响,振聋发聩。
此气非匹夫之勇,乃集义所生者,充塞于天地之间。
犹《周易》";天行健";之象,需以刚健不息之姿,破虚妄之执。
二者看似冰炭不同器,实则阴阳相生之妙理。
若以《周易》通变之道观之,克己复礼如艮山之止,浩然之气似坎水之流。
止以定其本,流以达其用,动静相生,刚柔相济。故《中庸》曰: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此中节者,非刻意抑扬,乃动静得宜之化境也。
今之学者,当效古人";终日乾乾";之诚,以礼为锚,以气为帆,在规矩中见精神,于变通中守根本。
如此,则可臻";从心所欲不逾矩";之圣境,成";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之完人。”
写完之后的张时安还算满意,这样的题目,估计,都能算得上是乡试的程度了。
做完他擅长的律法题,看到诗赋题,张时安,顿感头痛。
题目是以《诗经·小雅》";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起兴,《周易·说卦》";风以散之,雨以润之";为脉络,赋";春风化雨";之境。
须嵌";梨云";";竹露";二典故,用险韵";十三元";部,成七言排律八韵。
这玩意,真是太为难人了。
透过敞开的大门,往远处看去,好一会之后,才渐渐回神。
既然,笔蘸烟霞,墨分五彩。
某谨以《楚辞》香草为引,援太白";云想衣裳花想容";之妙,作《春风化雨赋》:
“
昔我东征柳拂辕,今看淑气满乾坤。
梨云乍破千山雪,竹露初凝九畹痕。
风剪鲛绡裁碧落,雨调螺黛染青门。
玉壶倒泻三山月,金缕斜穿五柞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