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万众期待的《赤壁·下》(求订阅)(10 / 12)
如果一两年接不到大项目,特效公司就得裁人,三四年?
倒闭!
很多特效公司都是跟大导演绑定,或者干脆是大导演参与投资的。
像《赤壁之战》的另外一家特效公司维塔数码,《指环王》的导演就是维塔数码的股东。
也正是指环王系列帮助维塔特效打响了名气。
大名鼎鼎的工业光魔,其老板便是《星球大战》系列的导演乔治·卢卡斯。
再比如詹姆斯·卡梅隆创办的特效公司数字领域。
深光入股Fuel VFX特效公司是为了‘借鸡生蛋’,仅凭国内现有的电影市场,撑不下一家顶级特效公司。
先入股,学一学。
等国内电影市场的蛋糕足够大时,深光会联合Fuel VFX、中影共同成立一家特效公司。
一家特效公司想要打响名气,获得源源不断的订单,最好的方式莫过于作品。
《流浪地球》或者《三体》就是沈良准备的‘展示作品’。
具体选哪一部,他暂时没想好。
目前,他更倾向于《三体》,因为它的世界观更完善,也更加具备爆点。
《流浪地球》的故事相对薄弱一些。
原时空,如果让郭凡去选,他多半也会选三体,但那时候,他压根没得选。
《三体》的版权在别人手里。
游族的老板花了上亿的资金购买了《三体》版权。
当初郭凡筹拍《流浪地球》时,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新人导演,投资都得靠‘骗’。
经费如此拮据,哪有钱买三体版权?
不过。
那是郭凡的困境。
沈良没有那个困扰,困扰他的只有一件事。
《流浪地球》原篇太短,如果照搬郭凡版本的《流浪地球》,以当下公知横行的环境,恐怕会被喷烂。
别说是现在。
便是十几年后,也有很多人嘲讽。
所以。
沈良更倾向于拍摄《三体》,它的故事更加国际化,可以挣海外的票房。
有海外票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