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新片计划——抢卡梅隆的节奏(3 / 6)
盗团》一半是为了博士毕业论文,一半是抢一波《阿凡达》的节奏。
先给全球影迷一点小小的3D视觉震撼。
事实上,《阿凡达》并不是第一部大规模上映的IMAX 3D电影。
去年迪士尼推出的动画片《四眼天鸡》首次大规模采用数字3D技术,今年暑期档上映的《超人归来》,同样用到IMAX公司的DMR技术。
这是一种2D转3D的技术。
沈良肯定不用这种转化技术。
真导演,拍真3D!
双机拍摄系统!
从拍摄之初就模拟人眼视差原理,后期再通过相应的软件进行立体调整。
这种拍摄方式更有利于创造沉浸式立体空间感。
简单来说,效果更震撼。
按照沈良的规划,08年拍摄,09年暑期档上映,不多不少,正好比《阿凡达》提前几个月。
赶在09年上映,不是沈良没空,而是全球3D银幕数量的限制。
09年以前,全球3D银幕数量严重不足。
当下,全球仅有300块不到的数字3D银幕,IMAX 3D更少,只有一百家不到。
少的原因是贵。
一套IMAX放映设备要100多万美金,单有设备还不够,还需要对影院进行改造。
关键片源还少。
直到《四眼天鸡》、《汽车总动员》、《快乐的大脚》、《地心历险记》、《贝奥武夫》等3D电影大获成功,北美、欧洲才开始逐步建设3D银幕。
没有这些电影,哪有《阿凡达》的票房神话。
如果更往前,那要追溯到1986年。
彼时,IMAX公司在加拿大温哥华世博会推出IMAX3D立体电影系统。
四年后,IMAX公司又在大阪世博会推出IMAX3D球幕立体电影和IMAX魔毯系统。
所以。
沈良不是不想提前,而是09年上映才能利益最大化。
目前,《惊天魔盗团》已经内部立项,派拉蒙、索尼-哥伦比亚都对它很感兴趣。
高达一亿美金的制片成本没有吓到他们。
&nbs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