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放弃吧,这水太深(4K)(4 / 7)
剧刘河平,本子写得很正。”
此话一出,江文秒懂。
这短短几十个字,到处都是重点,‘老师’、‘老师同学’、‘本子很正’、‘金牌编剧刘河平’,没一个浪费的。
老弟果然是明白人。
不过,哪怕知道,江文也得硬着头皮上,没办法,他跟王硕那么多年的哥们。
上得上,不上,那也得上。
“那唐朝的戏,你感不感兴趣?”
“文哥,硕哥。”
沈良微微一笑,放下筷子道。
“今天这里也没有外人,我也不搞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
“《宫里的女人》那本子我看过,不是本子写得不好,也不是老徐不会导戏。”
说这最后一句违心之言时,沈良是面不改色。
都老油条了,说什么都有信念感!
“我是觉得这个题材不适合拍成电影。”
“老徐给乔镇宇发的剧本梗概,时间跨度太长,从武则天十几岁入宫,一直到三十多岁二度回宫。”
“这么长的跨度,如果拍浅了,人物立不住,拍深了,电影容不下那么多戏。”
“说得太对了!”
江文一拍大腿。
“英雄所见略同,不是硕爷的本子不好,是题材的限制。”
这些话,江文早就想说,但碍于王硕的面子,他一直没提,借着这个机会,他可算能说了。
虽然他今天开了个头,但这部电影能投吗?
投不了!
起个话题,那是因为王硕,借坡下驴,那是不让沈良难做。
当然。
还有一点,不论是沈良,还是江文都没说。
王硕其实不太擅长写这种历史题材的本子,他自己估摸也知道,所以走得不是正剧路线。
《宫里的日子》版本的武则天是参照《教父》小儿子写的。
最初远离权力中心,却因为天赋和环境被迫卷入斗争,最终通过暴力与权谋成为女教父。
剧情中,李世民被设定为‘教父’式的开国君主,李治因性格温和放弃权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