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东北光复中(1 / 4)

加入书签

承德-诺门坎防线,日军在这片依托险峻山地和坚固工事构建的屏障,最终未能抵挡住黔州军排山倒海般的攻势。

特别是在蒙古方向,由萧河麾下精锐组成的北线兵团,在东北抗联各部熟悉地形、神出鬼没的密切配合下,迂回、穿插、分割,最终将关东军部署在诺门坎地区的诸多堡垒组成防御体系彻底肢解、一网打尽,毕竟如果是前世,这种还真有效,但是面对重炮开路火力现在都已经稍强于德军的恐怖实力,这种防线跟纸糊的没啥区别。

这一点日军是知道的,但是唯一没想到的是防线崩溃的速度超出了日军的预期。岗村宁次瞅见见大势已去,从北平逃出生天的他,似乎像是开窍了一样,再也顾不上什么“帝国颜面”和“玉碎成仁”,带着一小撮亲信和指挥部人员,从承德仓皇出逃,一路狂奔至旅顺港,几乎是连滚带爬地登上了前往棒国的运输船,将烂摊子甩给了他的同僚。气得梅津美治郎直言他就是懦夫,不过他似乎对此一点不在意。

虽然梅津美治郎骂骂咧咧的,但是他的计划,从某种意义上说,取得了“成功”。他的焦土政策和纵深拖延战术,确实将黔州军主力部队的脚步阻挡了两个多月,为日本掠夺东北资源和转移重要设备争取了相对足够的时间。

时间悄然进入了1941年的11月,当旅顺港落下这个冬季的第一片雪花时,东北大地已然悄然变了模样。

除了少数在抗联游击队强势入驻,拼死保护下得以基本完好保存的城市和区域外,整个东北南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的工业和矿区这些地带,几乎被日军临走时狠狠地劫掠了一遍。工厂里但凡能拆卸的机器设备都被装车运走,运不走的则是就地被炸药和火焰彻底销毁;矿山设施遭到系统性摧毁;最狗的是甚至连日本开拓团经营的农场,也在秋收后被收拾得干干净净,一粒粮食都没给留下。

绝望的关东军和撤离的殖民机构在最后时刻,对着本地的老百姓们进行又一轮疯狂的洗劫,将本就穷困潦倒的东北老百姓家中最后一点值钱之物和口粮也搜刮殆尽,使得无数家庭雪上加霜,如果黔州军不帮助他们的话,只怕是挨不过这个冬天。

铁路干线被粗略地炸毁多处,虽不足以永久瘫痪交通,但足以严重延缓黔州军北上恢复秩序的进程。

完成攻坚任务的黔州军林云龙他们集团军获得命令负责北上,樊鹏举的集团军则是南下。

南线军一路向东追击,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或者说,最厉害的抵抗也就是一些找死的胡子,随后樊鹏举的兵锋便迅速推进至鸭绿江边。望着江对岸的棒国山河,战士们摩拳擦掌,准备好好干一场,直接收复属于龙国的玄菟省和真番省。

然而,事与愿违,最高指挥部的命令:停止追击,沿江布防。战略重心必须优先放在消化巩固东北全境,并应对北方骤然出现的巨大威胁上。将士们虽有不甘,但认真的执行命令,毕竟,一路上来,目前东北的局势,众人还是有目共睹的。随后不久,一道道坚固的防御工事开始在冰封的江岸线上构筑起来。

而北线军方面,在推进的过程中,则遇到了大麻烦。当他们一路清除还没有来得及逃跑的日军残余,一步步接收北部重镇时,此时的他们从老乡口中得到消息,红俄远东军的部队居然不顾萧河之前发布严禁他国干涩龙国领土问题的声明,“跃境”而入!

原本得到命令,奉命北上接收的北部抗联负责人老赵所部,在进入北满中心——哈城之后不久,竟被随后赶到的红俄军队反客为主,包围在了城内!更是限老赵一天之内投降。

不过,一天功夫还没到,黔州军北线主力部队就已经赶到哈城外围时,

眼前的一幕气得林云龙差点违背司令的命令直接开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