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写书收集的资料(8 / 10)
尺。
人没水以铁发其根,系网舶上,绞而出之。
失时不取,则腐蠹。
[[32]]我国古代史籍《翻译名义》、《外国传》、《述异记》等,多有记载。
琥珀波斯语kahruba的汉译,产于波斯及其它各国,可做药材。
《中国印度见闻录》(al-kitabal-tani’ahbaras-swal’-hd)载:“琥珀生长在海底,状似植物,当大海狂吼,怒涛汹涌,琥珀便从海底抛到岛上,状如蘑菇,又似松露。”
[[33]]唐宋时期琥珀作为高级贡品传入中国,中国汉文史籍里保存了大量此方面的记载。
《册府元龟》卷九七二载,唐代宗大历六年九月(771年),“波斯国遣使献真珠、琥珀等。”
[[34]]《宋史》卷四九○亦载,宋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大食遣拖坡离进琥珀”
。
[[35]]
两宋时期,阿拉伯和非洲甚至更远地区的香料药物,也随着阿拉伯民族的来华而大量输入到我国。
据《宋史》、《长编》和《宋会要辑稿》的记载,从宋太宗雍熙元年(984)到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大食麻罗拔(urbat)、施遏(shihr)、奴发(zufar)、罗施美(khwariz)、吉兹尼(ghazni)、木兰皮(aloravide)、毗喏耶(ifrikya)等国的商人,输入到我国香料药物就有白龙脑、蔷薇水、琥珀、香药、龙盐、腽肭脐、五味子、无名异、千年枣等。
伊本·胡尔达兹比赫(ibnkhrdadhbh)《道里邦国志》(kitabal-asalikwa’l-aalik)也记载了阿拉伯人从印度输入到中国的沉香、檀香、樟脑、玛卡富尔、肉豆寇、丁香、小豆寇、香料、毕澄茄等物。
[[36]]宋代的《开宝本草》、《嘉佑本草》、《图经本草》、《证类本草》中,收藏了许多由阿拉伯民族从海外输入的香料药物,较着名的有:
乳香阿拉伯语ban的汉译,中国古代史籍多有记载。
《诸蕃志》卷下载:“乳香,一名薰陆香,出大食之麻罗拔、施曷、奴发三国深山穷谷中。
……大食以舟载易他货于三佛齐……番商贸易至,舶司视香的多少为殿最。”
[[37]]此三国皆在今阿拉伯半岛的东南海岸,古代以产乳香闻名于世。
据夏得(birth)、罗志意(rockhill)和班特(bent)研究,大食乳香主要产于麻罗拔(urbat)、施遏(shihr)、思莲(siraf)、甘眉(haruz)等地,这可以和《诸蕃志》的记载相参证。
[[38]]
木香梵语称之为ktha,波斯、阿拉伯语称之为kt。
据洛佛ufer)研究,木香主要产于大食、印度和叙利亚,这与汉文史籍的记载是一致的。
[[39]]《诸蕃志》卷下载:“木香出大食麻罗抹国,施曷、奴发亦有之。
树如中国丝瓜,冬月取其根,刭长一二寸晒干,以状如鸡骨者为上。”
《图经本草》曰:“木香生永昌山谷,今惟广州舶上来,根窠大类茄子,叶似羊蹄而长大、花如菊,实黑黄,亦有如山芋而开紫花者,不拘时月,采根芽为叶,以其形如枯骨者为良。”
[[40]]
丁香阿拉伯语或波斯语goode的汉译,主要产于大食、波斯、三佛齐和细兰,我国古代史籍《本草拾遗》、《梦溪笔谈》、《翻译名义集》、《法苑珠林》、《岭外代答》等,多有记载。
《诸蕃志》卷下载:“丁香出大食、阇婆诸国,其状似丁字,因以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