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五章游戏规则华国特色(2 / 3)

加入书签

要有特别出彩的角色我愿意出演?我也可能自己写新剧本。”

主持人问:“你还会和唐傿合作吗?你们是很棒的荧幕情侣。”

“有机会我当然愿意合作。

她是非常出色的女演员?我俩一起演戏基本就代表着精品和高票房。”

梁坤微笑道。

主持人问:“那你们将来会在好莱坞合作吗?你做导演的话?会不会考虑用华国演员?”

梁坤点了点头?狠狠的捧了唐傿一回。

“一定会?我认为唐傿有这个潜力。

我期待有更多的同胞到好莱坞演戏或做导演,这有利于国内电影事业的发展。”

“你觉得国内电影圈和好莱坞的差距在哪里?”

主持人问。

“各方面都有差距,我在迈克尔贝导演和诺兰导演的剧组待过,看他们拍电影,学习拍摄方法?积累经验。

我也和好莱坞有名的制片人麦克唐纳女士合作过?好莱坞制作电影的流程和国内不同?分工很明确……”

梁坤简单介绍了一下好莱坞的情况?表示国内电影人应该向好莱坞学习。

其实他很清楚,自己说话没什么用,估计没多少人会听。

拍没人看的烂片洗钱?外行管内行等各种潜规则应该还是会在华国出现的。

在平行世界,华国的电影市场和美国比起来,那水可深多了。

什么买票房、偷票房,老外闻所未闻的东西,华国电影人用得轻车熟路。

这些玩意,一般被称为“营销手段”

在华国,最有效的营销手段就是花钱买票房,没有之一。

片方提供影片,通过影院售票,再由观众付钱购买,从而达成一部电影的票房,这是正常的生态链。

但后来,许多片方自己出钱购买大量电影票,再以赠送和低价售卖的方式将电影票给予观众,这就叫买票房。

通过买票房,不仅可以制造刚上映时高票房的假象,还能排挤同期竞争对手。

道理很简单,谁肯撒钱买票房,影院在利益驱动下就会拼命的排这部片子。

那些不买票房或出手不够阔绰的电影,排片量就会比较低。

华国电影圈的“游戏规则”

和好莱坞不一样。

看见市面上有八九块钱的电影票流出,想都不用想就知道这是人家买了票房,再低价放出来的。

买票房就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电影发行机构分布在全国各地有数百个工作人员,他们会挨个上门找影院经理谈。

影院对于送上门的钱,一般不会拒绝。

影院收了钱,票就算出了,虽然是否到达观众手中是个未知数,但数字已经计入票房总数。

这是不折不扣的华国特色,国外几乎没有。

在华国做的问卷调查,人们的从众心理特别强,一部电影刚上映票房冲高,很多人都会选择去观看。

仿佛大家都看了,自己不看会显得落伍。

这种背景下,买票房自然是营销利器。

买票房算营销,那偷票房基本就是明目张胆地抢劫。

这事都是“返点”

惹出的祸,一部影片的票房,大概影院能分走55,一些片方为了讨好影院,承诺多返点。

在返点利益的驱使下,影院很可能会去偷票房,将一部没有返点的影片的票房挪到有返点的影片上,甚至一些发行公司也会加入其中。

影院常用双系统,也就是一家影院买两套票务系统,一套负责出票,一套负责将票房上报,在出票系统中打出a电影的电影票,却在上报系统中计入b电影的票房,这种方式较隐蔽,一般难以查出。

华国为什么每年拍不出几部好电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