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2 / 3)
,梁坤都吃了一惊,没想到徐家会介绍这家出版社。
而且投稿是徐珍珍用电脑打出了一部分内容,打印出来后直接让父亲交给朋友的,正常情况下,回复不可能这么快。
梁坤曾听许诗纯说,韦坤今年那部小说是在华清大学出版社出的,在校内做了宣传,所以销量才不错。
燕大也有出版社,但几乎不出版小说。
梁坤没想在学校里发,原计划只要能在燕京前五的出版社发书就行了,现在却是一步登天。
如果是普通人出书,当然会麻烦很多,只能自己去投稿,出版社的编辑如果不喜欢,直接扔进垃圾桶,出版的几率很低。
就算质量比较高的,出版社也不会特别重视,不是名家写的宣传不起来,而且在稿酬待遇方面也不会很好。
有时还会出现故意坑年轻作者的情况。
你这书不错,我给你买断吧,两万块钱一本,价格非常高了,以后你宣传什么的都不用管了。
如果是个普通学生,写的好真有可能遇到这种事。
但梁坤不是普通学生,他是几次上过新闻,在全国有了名气的高考状元。
这就是成名的好处,就算梁坤自己投稿,普通出版社也不敢坑他,除非编辑脑残。
梁坤这种学生要是一旦不上当,暴脾气没忍住喷起来了,事就得闹的不小。
和寒寒一样,梁坤也吸引了一大批叛逆的学生,绝对不只一呼百应,坑他的编辑估计直接就把自己给坑了。
而且燕大也有可能为他发声,从燕大毕业的有多少能人,这个数字都不好估量,没人会冒险只为作死玩。
人民文学出版社的编辑很重视梁坤,不只是看了他的小说,还看好他这个人。
出版他的小说必赚无疑,而且很好宣传。
只要对外宣布梁坤写书了,很多年轻人为了他的名头也会买一本看看。
如果一部分人觉得好,在学校里宣传一番,这书能不畅销?
当然,书注定要畅销,梁坤现在也只是个新人,不可能一下子拿名作家的待遇。
编辑提出的待遇是10的版税,解释说这是最高的合同了,寒寒正准备出新书,版税也是10。
这是寒寒的第二本小说,第一本时只有8,而他已经通过《三重门》的销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这才提升了一些。
遵循新人的规则是必需的,梁坤看过合同后,很痛快的就签了正式出版合同。
对方很有诚意,他不用再争取什么了。
如果对方看好他,没理由为了一本书的钱坑他,放走大好的潜力人才。
何况他有燕京电视台的领导做介绍人呢?
要是梁坤每年写一本小说,质量都很高的话,双方合作是双赢,这是长远的利益。
目前的年轻作家中,梁坤身份最特殊,是最值得宣传的。
敲定了出书的事宜后,当晚梁坤单独请徐珍珍一家三口吃了顿饭。
他没有叫其他人作陪,郑重的表示了感谢,选了环境很好的中餐店,让徐珍珍点了家人喜欢的菜。
“叔叔、阿姨,我以茶代酒敬你们一杯。
我只是个新生,初来燕京没有任何根基,认识了珍珍是我的幸运。
如果你们不介绍出版社,我可能要走很多弯路,不可能这么顺利的。”
徐珍珍的父亲叫徐国伟,年龄和梁国徽差不多,名字有异曲同工之妙。
他身材微胖,笑容满面,让梁坤感到很亲切。
徐国伟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如果珍珍的其他朋友说请我们吃饭,我肯定不答应,学生大都是花家里的钱,不该学请客吃饭这一套。
但是你要请客我就不和你客气了,因为你能赚大钱,而且很不一般,比同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