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实力不足(1 / 2)
在得到沐风云以人皇身份作出的承诺后,玉帝悬着的一颗心暂时放下了。
他在瑶池受到刺激,从王母的身上看明白了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
明面上他还是去了一趟西方,声情并茂的请西方一同向人皇难。
必然西方注定不会再出手,沐河城一战西方已经损失数位仙者,连西方二圣都受创,佛门的如来都被人皇拐走了。
如此损失令西方二圣肉疼不已,那些罗汉菩萨更是心有惧感,岂是玉帝能搬动的。
戏演够了,玉帝在一众仙佛的冷漠目光中带着‘失望’离开灵山。
似乎是真的山穷水尽了,接下来的时日,玉帝不再四处奔波求援和与人族为敌,而是深居天庭之中。
不过他并非如以前一样整日愁苦烦恼,思虑如何攫取人族利益,而是利用这些年积攒的资源修炼,提升自己的修为。
他的表现与走投无路、消沉不已正好不谋而合,以至于外界都将他看作笑话,忽略不计。
玉帝的止戈倒也正合沐风云的想法,相比于所有人,他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沐风云之所以费尽心思,借用一切可用之力,动用所有法宝底牌来坑杀贞玄大军,无非因为一个原因——实力不足。
倘若他现在就是圣人,哪怕是如准提、接引那样垫底的圣人,一切都会变的不同。
纵然鸿钧凌驾于天道之上,也绝不敢这般肆意妄为,明目张胆的难。
就如当初截教,正因为有通天这位圣人坐镇,鸿钧纵然要灭截教,也是借助量劫为由,暗中推动诸仙大战。
如果一开始通天知晓此事,必然会提剑打上紫霄宫。
任凭鸿钧如何厉害,就算最终杀了通天,他自己也绝对会损失惨重。
这就是圣人之威,也是鸿钧费尽心思,离间三清从而让他们服下陨圣丹的原因。
所以,只要沐风云能够成圣,或者说人族之中有成圣者,那这盘棋重新摆出,棋局的形势可就大不相同了。
然而,天道虽被破,下界成仙之路尽管已开,可成圣之道却遥不可及。
这并非鸿钧能够掌控圣人之位,而是洪荒本就如此,远古至今成圣者屈指可数。
这些人无一不是借助天地初开之物,或有莫大功德之力,机缘巧合之下才得以证道圣位。
玉帝的“沉寂”
与沐风云的“蛰伏”
,在表面上形成了一种诡异的平衡。
天庭不再兴兵,人族亦在默默消化胜利果实,整肃山河。
然而,在这平静的水面之下,涌动着足以颠覆洪荒格局的暗流。
沐风云深知,人皇的承诺、暂时的安宁,都建立在人族能持续展并最终诞生足以抗衡圣人的存在之上。
否则,鸿钧只需耐心等待,慢慢谋划,待他寿元耗尽,或是人族内部生变,便可轻易收割。
圣人不死不灭,而圣人之下,终究有其极限。
他将人族事务托付给信任的重臣与贤者,自身则悄然隐于隐雾山深处。
他并非要闭关苦修,而是要穷尽心力,推演自己的成圣之道。
“天道有缺,鸿蒙有路……”
沐风云盘坐于古朴的石台之上,面前悬浮着河图洛书,身边环绕着人皇印的气运光辉。
他的神念沉入识海最深处,追溯人族诞生之始的微光,解析天道规则被鸿钧扭曲前的本源痕迹。
体悟着与西方如来论道所得的佛法精义,更感受着那从洪荒大地亿万族人身上汇聚而来、如同汪洋大海般的磅礴信念与祈愿。
远古圣人,或凭开天功德(盘古),或仗教化众生(三清、女娲),或立大宏愿借取天道之力(西方二圣),皆需依托于‘道’与‘力’的结合。
然如今,鸿蒙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