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江阴世家(2 / 5)

加入书签

nbsp;   蔡巣话音未落,

    “本官近日研读《墨经》,方知赤鳞遇碱则暗。...然则墨色入纸三分时,谁辨得清是黑砂还是暗砂?”

    李墨打断他的话,持袖蘸着墨汁,在金粟纸上勾出暗记。

    尽管女帝有“兴科举、废世卿”的新政,但各州府县的门阀世家依然可以寻找一切可以利用的漏洞!

    比方,在这纸墨,留下独特的记号。

    蔡巣闻言一愣。

    在糊名誊录的考卷上留下暗记?

    赤鳞砂可变色,寻常人难以察觉。可这若被察举出来,他这主考官定会被朝廷斩首示众。

    他后颈白毛汗沁出,忙用袖口抹了抹油光发亮的额头。

    “犬子若是侥幸,能中童生案首,在文庙文鼎刻下‘江阴李氏'。

    来年的江阴闸......”

    县令李墨放下歙砚文宝,轻叩案上书页某处,施压道。

    书页轻叩处,隐约有个被朱砂圈住的“漕”字。

    两人目光在烛火间相撞。

    悬在书房的灯盏爆了个灯花,将书页“漕”字映得纤毫毕现——姑苏蔡氏,世代贩盐为营生。

    漕运货船,必途径江阴县,恰是蔡氏十多条盐船的命脉!

    来年,若蔡氏的漕船过不了江阴闸...姑苏蔡氏一族,恐有大祸临头。

    破家县令,灭门府尹!

    此话可不是在说笑!

    蔡巣心念及此,锦袍下的脊梁窜起寒颤,瞳孔骤然收缩,露出一丝讨饶的惧色,“李公,为何对童生案首,如此执念?!”

    “哼!

    且不说,童生案首拥有大周圣朝唯一的独门文术奖赏——《急就章》疾书术。

    更重要的是,童生秀才举人三连案首,可‘文脉通天',直达女帝圣听,从此简在帝心!”

    县令李墨的声音浸在阴影里,森笑道:“吾欲效仿,三十年前的颍川陈氏!”

    蔡巣心头一颤,袖中的学政玉印发烫。

    三十年前,颍川陈氏——当今朝堂之上中书令陈大人,不知镇压了多少士子,方才成大周圣朝三连案首,从太守一路扶摇直上步入三省尚书。

    从此,三连案首,便是扶摇直上的代名。成为大周圣朝无数士子,梦寐以求的科举荣耀。

    蔡巣对县令李墨的野心不敢多言,任凭冷汗浸透内衫,神情十分犹豫,看了一眼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