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羽音滋养与不之客(2 / 2)

加入书签

些非常具体、甚至有些刁钻的技术问题。

比如某些异常声音频率范围的理论依据,不同材料磨损声音的细微差别如何量化判断等等。

这些问题已经远远出了一本通俗操作指南的范畴,直指核心的理论基础!

我背后瞬间冒出一层冷汗。

幸好有罗一鸣在脑子里疯狂提示,加上我最近恶补的理论知识,才勉强能磕磕绊绊、半猜半蒙地应付过去,尽量把答案往“老师傅经验总结”

和“个人一点不成熟的猜想”

上引。

【对方问题专业性极强,怀疑其目的并非单纯肯定《指南》。

】罗一鸣警示。

【这家伙不好糊弄啊!

感觉像来查户口的!

】古博士也感觉到了压力。

清清隐匿在一旁,传递来警惕的情绪:“此人身上有股…不太一样的气息,虽然很淡。

小心点。”

赵科长始终面带微笑,听得频频点头,但那双锐利的眼睛却像探照灯一样,不时扫过我的书桌(上面还摊着《指南》手稿和夜大课本),以及我整个房间。

聊了大约半小时,他才起身告辞,临走前又说:“沈招娣同志年轻有为,理论基础也很扎实嘛(我内心:您过奖了…),以后要多加努力。

厅里可能会组织一些技术交流活动,到时候希望你能参加,把宝贵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同志。”

送走这位不之客,我关上门,长长松了口气,感觉比修十台机器还累。

“来者不善。”

清清的身影浮现,眉头微蹙,“他刚才似乎…隐约感应到了清音羽残留的能量波动,虽然很微弱。”

【同意清清判断。

对方可能具备某种常感知力,或携带了特殊探测设备。

建议近期减少清音羽使用频率,或加强能量屏蔽。

】罗一鸣提出建议。

我摸着口袋里温热的玉牌和装有羽毛的锦囊,心情有些沉重。

名声带来的不全是好处,还有潜在的风险。

这片意外得来的羽毛,在加救赎的同时,似乎也正在将我们引向一个更复杂、更未知的境地。

平静的日子,恐怕要起波澜了。

(第五十一章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