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谁说学医很难的复制一下就够了(1 / 4)

加入书签

一夜的虚拟实验做下来,竟然也没有出现精神疲惫。

这个虚拟实验室,也不枉我花了五百枚d级徽章,还真是一分钱一分货,很值。

起床洗漱,换了身衣服出门,陆离又回到了覆旦医学院。

今天,陆离把目标放在了临床医学上。

理论研究很重要,但是临床医学更重要。

理论研究的成果,要投入实际应用中,还需要临床医学技术来配合。

于是,陆离查询了课程表,找到了一堂人体解剖学课程。

给临床医学生主讲人体解剖学的教授,同样是一位老教授。

这位赵成林教授,曾经是神经外科的主刀医师。

现在,赵教授年纪大了,手不稳了,切不了别人的脑子了,就退居二线,从事教学工作。

陆离根据课程表上的时间,来到阶梯教室,又开始蹭课偷知识。

这一堂人体解剖学的课堂,比起何教授的基础医学课程“细菌学”

,学生们就认真多了。

学这门课的,都是临床医学生。

有句话叫做“劝人学医,天打雷劈”

,说的就是临床医学生的学习任务之艰辛。

学临床医学的,都是未来的医生,都是要治病救人的。

任何一点差错,就是医疗事故,就是一条人命。

所以,学习临床医学的学生,压力真的很大。

除了极个别的不打算从事医生职业的学生,其他人全都是拼命的学。

陆离可就轻松多了。

思维连接器打开,陆离又连上了赵成林教授的wifi。

“人体解剖学”

,“影像学”

、“病理学”

、“外科手术学”

……

界面上有看到了满满一屏幕的各种知识和外科技能。

这一次,陆离可没有全面复制了,而是一个一个的复制。

先复制‘人体解剖学’。

思维连接器微微闪烁,赵成林教授几十年临床经验中,对人体解剖学的理解,全都源源不断的涌入陆离的脑海。

一堂课下来,陆离刚好把“人体解剖学”

的各种知识复制了过来。

随后,陆离也没有逮着赵成林教授薅羊毛了,又赶场一般来到下一堂课,又从另一位讲授“影像学”

的教授那里,复制了“影像学”

的各种知识。

影像学,就是x光拍片,超声波检测,核磁共振检测,等现代检测设备拍出来的影像的医学解读。

接下来,陆离又继续赶场,一堂课一堂课的赶场,不断的复制各种临床医学课程。

“药理学”

、“病理学”

、“临床诊断学”

、“内科学”

、“外科手术学”

、“妇产科学”

、“儿科学”

……

一天下来,陆离脑子里存储了近十门课程的专业知识。

如果通过学习来掌握这些课程,至少要花几年的时间,然而……陆离只是一天就复制过来了。

回到家里,陆离又开始消化吸收这些知识。

同样是开启虚拟实验室,通过亲自动手的方式,进行消化吸收,掌握这些知识。

人体解剖学……陆离在虚拟实验室里,虚拟出了无数具“人体”

,一个个解剖,一块块切开。

男女老少,黑白黄棕,各种不同的人体,全都在陆离的刀下,彻彻底底的分解开来。

在解剖过程中,陆离顺便还在练习外科手术技能,各种切开方式,各种工具的使用方式,以及……切完之后重新缝起来的缝合打结技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