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坑爹求月票(3 / 4)

加入书签

见此,刘光世直截了当的说出了第三条:“三者,此战我军若胜,可俘虏蚁贼,编其为辅军,而后继续南下攻取杭州,若胜,我等之功不输西线将领也。”

这个道理就更简单不过了。

西线宋军剿灭了方腊义军,并且攻破了方腊义军的大本营歙州,他们这些人要想功劳不输给西线宋将,就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剿灭虎贲军,攻占杭州,捉了李存。

甚至于,他们如果真能做到这些的话,那么他们的功劳还要高于西线宋将,毕竟,杭州可是两浙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两浙地区的首府。

而很多人这次南下平乱,为得就是刷战功,否则他们大老远的,跑这里来干什么?

再者说了,用这些刚放下锄头的农夫刷军功,不比跟那些能征善战的西夏人或是辽人拼命强多了?

所以,曲奇的弟弟曲端,很干脆的举手道:“我赞同刘都监之计。”

很快,刘光世的提议就得到了大量年轻将领的支持。

道理很简单,这些年轻将领,包括刘光世,都想要借着这个不错的机会拼一把,这样他们这些新人才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倒是那些老将有些犹豫。

道理同样很简单,他们已经获得了自己想要得地位和权力,对于他们而言,现在最重要的,已经不是立功了,而是怎么保住他们现有的权力和地位。

刘延庆其实就是偏这种思想。

刘光世知道自己老爹保守的毛病,所以,刘光世不着痕迹的看了刘延庆一眼,然后又看了看刘延庆的椅子。

公平的说,赵佶给蔡京、童贯、种师道这些老人找接班人,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蔡京今年七十四,童贯今年六十七,种师道今年七十,年纪实在是太大了。

可问题是,在这几个要命的位置上,赵佶选得这几个接班人都不好。

王黼和谭稹先不说了。

只说刘延庆。

刘延庆出身将门世家。

——保安军刘氏家族是宋夏边境着名的蕃官家族。

保安刘氏的起家人是刘怀忠,此人极为能征善战。

发展到第四代,保安刘氏的代表便是刘延庆。

而刘延庆也是在西军当中一仗一仗打出来的,肯定不是酒囊饭袋。

最直观的证明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保卫战时期,刘延庆再度出山,他率领汴梁城中的军民,着实是打了几场漂亮的战斗,数退金军。

甚至在刘延庆的最后时刻,刘延庆都还想着护送赵桓那个怂货杀出城,要不是被反复无常的赵桓耽误了不少时间,刘延庆也不致于战死于乱兵之中。

但话又说回来,刘延庆虽不是酒囊饭袋,但此人可以为将,却不可以为帅。

因为刘延庆这个人身上有一个致命的弱点,那就是他太过优柔寡断了。

这是为帅者的大忌。

如果刘延庆仅仅有优柔寡断这个毛病,其实也没有问题。

因为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善战的将领,一般也不会轻易出战,而是追求先胜后战,一战而定。

其实刘延庆就已经有点这个意思了。

可要命的是,刘延庆这个人还贪权恋势。

这使得刘延庆根本就成为不了真正的善战的将领,因为那样的将领,一战而定的机会没到,就不出战,哪怕一辈子不出战也就不出战了,也绝不会为了一厢情愿渴望建功的焦虑而强行出战,所以那些善战者往往考虑实际条件是不是成熟,而非自己的利益,打的仗很少。

可刘延庆却做不到这一点。

就像现在,经刘光世这么一提醒,刘延庆立即就明白了,刘光世这是在说:“爹,你要是不按我的计划行事,你屁股下的位置可就不保了。”

涉及到自己的权势和地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