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椒房殿棋乱(2 / 4)

加入书签

的是后怕。

虽然事先通过暗号知晓他有准备,但庆亲王那石破天惊的一剑,现在想来仍让她心有余悸。

若非她改良的金针银丝及时……

萧承民握住她的手,勉强笑了笑:“不如此,怎能逼出这条藏得最深的老鱼?只是没想到,竟然会是庆皇叔……他可是看着朕长大的。”

他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痛色,旋即被冰冷取代,“孝端静皇后……好手段!

连庆亲王这等身份的宗室都能为其效死命,她在暗中的势力,恐怕比我们想象的还要庞大。”

锦书点头,神色凝重:“而且,庆亲王临死前说‘棋局早已布下’,‘瓮中之鳖’……这不像完全是虚张声势。

我担心,即便除了庆亲王,她的后续杀招,恐怕也已经启动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锦书的预感,翌日清晨,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便传遍了宫廷:昨夜养心殿风波之后,被暂时送回居所、严加看管的几位参与“见证”

的宗室郡王中,最年轻的一位——年仅十六岁的平郡王萧景焕(先帝幼弟之子,与萧承民算是堂兄弟),竟于凌晨时分,被现在自己房中悬梁自尽!

现场留下了一封遗书,字迹潦草,充满悔恨与恐惧,自称因目睹陛下“病重”

和庆亲王“弑君”

的惨状,心神俱裂,又因自己曾与庆亲王有过几次寻常往来,恐被牵连,无颜苟活,故而自尽谢罪。

消息传到坤宁宫,锦书正在为萧承民煎药。

闻听此事,她拿着药匙的手猛地一颤。

又一条人命!

而且是在严密看管下“自尽”

这真的是畏罪自杀吗?还是……灭口?平郡王年轻识浅,是否无意中知道了什么不该知道的,或者,他本身也是孝端静皇后棋盘上的一枚棋子,作用就是在此刻“死去”

,将水搅得更浑?

萧承民得知后,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下令彻查平郡王死因,但所有证据都指向自杀,那封遗书也经比对确是他笔迹。

事情似乎又陷入了僵局。

孝端静皇后如同一个幽灵,每一次出手都狠辣精准,且总能及时切断线索。

接连的变故,让宫廷内的气氛更加诡异。

人人自危,彼此猜忌,仿佛身边每个人都可能是“隐鳞”

的同党。

这日午后,锦书在坤宁宫偏殿哄睡了因受惊吓而有些不安的小景珩,感到一阵心力交瘁。

她信步走到窗边,看着庭院中几株在料峭春寒中顽强绽放的迎春花,心中却无半点暖意。

就在这时,大宫女璎珞端着一个精致的朱漆食盒走了进来,低声道:“娘娘,淑妃娘娘来了,说是在小厨房亲手做了些清淡的点心,特来献给娘娘,宽慰凤体。”

淑妃?锦书微微一怔。

淑妃李氏,是萧承民登基后,为平衡前朝势力所纳的妃嫔之一,出身清贵,性子温和,平日深居简出,与锦书虽无深交,但也算相安无事。

在这个敏感时刻,她突然来访……

锦书沉吟片刻,道:“请她进来吧。”

片刻后,淑妃李氏袅袅婷婷地走了进来。

她今日穿着一身淡雅的藕荷色宫装,未施粉黛,脸色略显苍白,更添几分我见犹怜的气质。

她手中果然捧着一个食盒。

“臣妾参见皇后娘娘。”

淑妃盈盈下拜,声音柔婉。

“妹妹不必多礼,快请起。”

锦书虚扶了一下,示意她坐下。

淑妃起身,将食盒放在桌上打开,里面是几样做得十分精巧的梅花糕和茯苓饼,香气清淡。

“臣妾听闻娘娘近日劳心劳力,特意做了些点心,手艺粗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