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千丝银票(1 / 5)

加入书签

米舟沉江的余波尚未平息,如同浑浊江水中的沉渣,在八王府乃至整个京城权贵圈层下悄然涌动。

赈灾粮案虽被李承民以雷霆手段暂时压下,涉事官吏锁拿问罪,新粮紧急调拨南下,但那份掺杂着沙石与霉味的惊悸,却深深烙在许多人心头。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各方势力借此互相攻讦,试探着龙椅上那位日渐衰弱的帝王的底线,也试探着监国太子与八王爷之间那根越绷越紧的弦。

八王府内,气氛却陷入一种诡异的平静。

苏太妃自那日哭闹后被“请”

回静心苑,便称病不出,连每日的晨省都免了。

府中仆役行事愈谨慎,生怕一丝火星便引爆这压抑的沉默。

栖梧苑书房,烛火再次燃至深夜。

崔锦书并未沉浸于沉船案暂时的“胜利”

她深知,斩断一条贪墨的触须,远未伤及那盘踞深处的庞然大物。

相反,对手的反扑只会更加隐秘和疯狂。

经济,往往是这些暗战中最致命却也最易被忽视的一环。

她面前摊开的,不再是账册,而是几本看似无关的、记录着王府近年人情往来、各房仆役赏赐份例、乃至一些陈旧采买清单的杂录。

她的目光极其专注,指尖划过一行行看似平常的记录,寻找着任何可能不协调的蛛丝马迹。

云裳静立一旁,看着灯下主子清瘦的侧影和眼底的倦色,心中酸涩,却不敢打扰。

忽然,崔锦书的指尖在一页记录上停顿。

那是去年中秋,府中按例给各院仆役放的节赏记录。

数额并无出奇,但后面跟着一项极其细微的备注——“慈恩堂施粥,捐银五十两,记太妃娘娘名下”

慈恩堂?京城中一处并不起眼的善堂。

苏太妃素日深居简出,怎会突然向这样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善堂捐银?且数额不大不小,刚好五十两?

她立刻翻查其他年份的记录。

现每隔数月,总有类似一笔五十两左右的支出,名目各异,有时是“香油钱”

,有时是“助印经书”

,最终都流向几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小寺庙或善堂。

频率固定,数额相近,流向分散……这不像随性布施,更像……一种规律的、需要掩人耳目的资金流出!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劈入脑海!

印子钱!

民间一种利息极高的非法借贷!

放贷者为规避官府追查,常将本金化整为零,通过多个看似不相关的渠道放出去,再通过类似渠道收回本息!

苏太妃……竟在暗中放印子钱?!

还用王府的名帖和善举做掩护?!

崔锦书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

此举一旦败露,不仅太妃声名扫地,整个八王府都将陷入巨大的丑闻!

李承民更是当其冲!

她强压下心悸,目光愈锐利。

必须找到更确凿的证据!

找到资金回流的渠道!

“云裳,”

她声音低沉,“去查!

查清楚这些年,所有以静心苑或太妃名义,向这几个地方流出的银钱,最终都经由谁的手,流向何处!

尤其是……有无大额银票兑换的记录!”

“是!”

云裳意识到事态严重,立刻领命而去。

三日后,黄昏。

京城西市,毗邻骡马市的一条深巷尽头,一家门面不起眼、甚至连招牌都模糊不清的当铺——“恒通典当”

此处鱼龙混杂,气息污浊,是京城地下黑市资金流转的暗桩之一。

一辆半旧的青篷马车悄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