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接手烂尾货当然要先算清楚账(3 / 3)

加入书签

不会去成都。

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哪怕是崇祯身边的人,也不会往“国姓爷这是又想扩张自己的嫡系势力”

上想,只会觉得他是公忠体国,为大明江山操碎了心。

那位王公公内心已经是颇为感慨,大明江山都到这一步了,还有如此忠义,谁说国姓爷的忠心不如孙传庭的?

不过,他只是来宣旨的,出京时崇祯并没有明说让他监军。

只是通过王承恩提醒,说到了地方,可能会发现情况愈发恶化了,允许他一定程度上见机行事。

王公公思前想后,决定折衷一下,就用商量的口吻说:“即使如此,咱家原本也有责任确保方抚台与邵捷春交接、并押送邵捷春回京。

咱家就跟着国姓爷、方抚台的兵马,一起去重庆,也好观摩方抚台上任,并确认邵捷春生死。

一旦有了准信,咱家就回京复命,在此之前,咱家先派副使回京,跟陛下禀报最新的情况,不知国姓爷意下如何?”

王公公这番处置,倒也合理,朱树人想了想,也挑不出错来。

因为人家身上带着的圣旨,是要给三个人的,既要给朱树人封爵赐姓,也要确保方孔炤和邵捷春交接。

既然如此,让他暂时跟去重庆,看着官军光复重庆,再好吃好喝招待着,等确认了邵捷春的消息后,再复命也不迟。

而到时候“四川现状如何,哪些锅是邵捷春任期内惹下的”

,自然也要以确认邵捷春交界消息时为准。

在那个时间点之前,丢掉的一切四川地盘,都跟方孔炤朱树人无关。

当然,在此之前,朱树人从张献忠手上打下来收回来的地盘,肯定也要算功劳。

功劳要算罪过不算,这也是利益最大化的情况了。

朱树人很满意这个分赃,于是很有担当地表态:“请世叔与王公公稍歇两三日,缓缓旅途劳顿,便可启程随我后军西进了。

本官先带前部与中军兵马,分明后两日开拔,先去江陵、夷陵,再坐船去奉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