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决战张献忠上(3 / 4)

加入书签

>

江守德看在眼里,也是非常羡慕,他也想杀敌立功,可惜他的老弟兄都是步兵部队为主,战场上没法执行快速反应任务,所以一直表现中庸。

而作为从辽东战场退下来的部队,沈树人的“部队火器化改造”

一开始也还轮不到他们。

如今沈树人麾下嫡系直属部队五六万人,新式火枪总数也不过六七千支,加上原有的鸟铳、鲁密铳,也就不到万人的火器军规模。

所以军中至少还有八成的兵源,需要使用冷兵器作战。

这些辽东兵都是长枪兵、刀盾兵扛线为主,实在没太多机会出彩。

但今天,随着张献忠趁着官军“弹药不足”

主动出击,总算让江守德逮住了一个血腥近战肉搏的机会。

他当然不能放过,一赶到战场,就士气如虹地带队直接往张化龙的炮灰军侧翼猛杀过去,纠缠在一起。

“弟兄们,让这些狗贼看看咱九边精锐杀鞑子的本事!”

江守德的兵马,都是北方人,山西为主,所以要说“保卫家乡,保卫父老乡亲”

的士气加持,那是完全谈不上的,他们也是客军作战。

但作为摸爬滚打历练多年的九边精锐,他们面对血腥厮杀的神经粗大程度,就绝对不是内地明军可比的了。

别看张献忠自崇祯十二年复反以来,在内地大杀四方,但那不过是仗着自崇祯十三年起、九边精锐就被洪承畴调到辽东了,留在中原给杨嗣昌用的部队,都没那么精锐。

要是把九边精锐重新调回来,张献忠早就被打得跟崇祯十一年时那样、不得不向熊文灿乞降了!

这些部队,在松山的时候,好歹还是跟黄台吉打得有来有回。

当初曹变蛟的骑兵,一度差点冲进了黄台吉的旗阵。

要是凝聚力再强一点,各部众志成城一起出力,不被断粮耗着磨没了士气,也是有一点机会翻盘的。

张化龙一开始看江守德派来的援军人数也不多,就没当回事。

结果对方一投入战斗,他立刻就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

这些援军怎么敢的?看着也就一千多人,居然不是作为预备队留在后排随时补位,而是直接冲击我方前军侧翼?

“快放箭!

弓弩手全力抛射!

不要怕误伤自己人!

快把这群疯子射死!”

张化龙嗓音因恐惧而尖锐,疯狂叫嚣着放箭,丝毫不顾前排已经犬牙交错、厮杀在一起,放箭完全有可能误伤更多自己人。

短短几分钟,他已经看清楚了,来的这支援军绝对不是易与之辈!

如果能无差别覆盖一换一,甚至二换一,那也是绝对赚的!

毕竟湖广新附军炮灰不值钱,而九边精锐却是死一个少一个。

张化龙手下的后排弓弩手,得令也开始疯狂调转方向,朝着官军援军射击。

但官军也不甘示弱,虽然只有千余人,一样是前排近战顶住,后排以弓弩对射。

而双方的军阵厚度差异巨大,因为江守德人少,阵线被拉成了薄薄几行,被高抛弹道的箭雨覆盖时,命中率也就低得多。

对面张化龙的军阵,足足有好几十行厚度,所以官军弓弩手抛射时反而不用考虑距离远近,只要随便蒙就是了。

这样黏着的交战形态下,弓弩重新发挥出了抛射的优势,比只能瞄准直射、一旦抛射就会动能锐减的火枪相比,弓弩好歹可以在前排有己方近战兵充分扛线的情况下,继续远程持续输出。

而且作为九边精锐,他们原本着甲率就很高,从辽东撤下来时,军中就有好几成的铁札棉甲,到了湖广后,沈树人又稍微给他们整备升级了一下装备,面对普通弓箭时,就更不怕了。

这些辽东回来的将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