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天人之念(1 / 2)

加入书签

终南山脉深处,云雾缭绕,仿佛一幅流动的水墨画。这里便是道家圣地,天人二宗分居其间,虽同属道家,却在理念上有着泾渭分明的差异。近日,道家上下都因两件事而暗流涌动——天宗掌门晓梦归来,人宗掌门逍遥子紧随其后,而距离决定道家未来走向的“妙台观剑”,已不足一月。

晓梦归来的那日,终南山上的云雾似乎都比往常更显清冷。她一身青灰道袍,身姿挺拔如松,长发仅用一根白玉簪束起,面容清冷,眼神中透着不容置喙的坚定。踏入北冥子的静室时,她没有丝毫多余的寒暄,径直躬身行礼:“师尊,弟子回来了。”

北冥子端坐于蒲团之上,手中握着一串沉香木念珠,目光温和却又带着洞悉一切的深邃。他缓缓抬手,示意晓梦起身:“此次下山,所见所闻,可有感悟?”

晓梦直起身,目光落在静室墙壁上悬挂的《道德经》拓本上,声音平静无波:“乱世之中,人心惶惶,皆为名利所困,失却本心。唯有坚守天道,以绝对的力量震慑乱象,方能让世间重归秩序。”

北冥子闻言,抿了抿面前的茶水,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追问:“天道无形,以力慑之,便能称之为顺应天道吗?”

“天道虽无形,却有法则。”晓梦语气笃定,“弱肉强食,优胜劣汰,本就是天道的一部分。天宗弟子,当以自身修为体悟天道法则,以强大的实力维护这份法则,让万物各归其位。此次下山,弟子见诸侯纷争,百姓流离,皆因弱者妄图挑战强者,打破了固有的秩序。若天宗能以绝对实力掌控局面,便能终结这乱世纷争。”

北冥子沉默片刻,没有再反驳,只是淡淡道:“你既有此感悟,便去闭关吧。妙台观剑在即,你需好生打磨修为,莫要辜负天宗对你的期望。”

晓梦躬身应下,转身离去。她的步伐沉稳,每一步都透着对自身理念的坚信不疑。当她踏入天宗的闭关之地时,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喧嚣。晓梦盘膝而坐,运转天宗心法“太阴心经”,周身渐渐萦绕起一层淡淡的寒气,她试图在极致的冷静与孤独中,进一步体悟天道法则,提升自身实力。在她看来,唯有自身足够强大,才能承载天道意志,维护世间秩序,这便是天宗“以力证道,顺应天道法则”的核心理念。

十天后,逍遥子终于回到了道家。与晓梦的清冷不同,逍遥子一身素灰色道袍,面容温和,眉宇间带着几分风尘仆仆,却依旧透着一股洒脱自在的气息。他刚踏入道家山门,便看到几个年幼的道童在庭院中嬉戏,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逍遥子停下脚步,温和地与他们打招呼,眼中满是慈爱。

随后,他前往拜见北冥子。相较于晓梦的直接,逍遥子多了几分从容:“师伯,弟子在外多有耽搁,今日才得以归来,望师伯恕罪。”

北冥子看着逍遥子,眼中露出一丝笑意:“无妨,你素来心系天下,在外奔波也是为了苍生。此次下山,可有收获?”

逍遥子在蒲团上坐下,语气诚恳:“弟子此次下山,走访了许多地方。见百姓饱受战乱之苦,心中甚是不忍。乱世之中,天道并非一成不变的法则,而是与人心相连。人宗所追求的,便是顺应人心,以仁爱之心引导众生,让百姓能安居乐业,如此方能真正实现天下太平。”

“顺应人心?”北冥子问道,“人心复杂,各有私欲,若一味顺应,岂不会陷入更大的混乱?”

“师伯所言极是,人心确有私欲。”逍遥子点头,语气却依旧坚定,“但人心亦有向善之本。人宗弟子,当以自身的德行感化众生,引导人们摒弃私欲,追求善念。就像山间的溪流,虽有曲折,却终会汇入江河,奔向大海。人心亦是如此,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便能汇聚成向善的力量。

北冥子静静听着,没有说话,只是目光中多了几分思索。

逍遥子继续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