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0章 量子风帆(2 / 3)

加入书签

是不会如此一惊一乍,可刚才他“看”到的景象实在太令人振奋了。

    这已经是人类文明关于“宏观物体在微观高维领域位移研究”的第一亿七千八百三十九万四千一百零五次实验,也正是这次实验,让一个个专注于从第三人称观测模式观察的科学家们真正“看”到了物体被摧毁的过程。

    是的,实验物体被摧毁值得兴奋。因为这意味着,人类首次成功驱动物体在微观高维内运动,在此之前,所有实验物体都只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化作微观维度的一部分。

    而这一次不同,被实验的造物经过科学家无数次纠正参数、修改升级之后,终于在微观高维世界产生了一丝动力,也正是这一丝动作,导致一股来自莫名之处的量子潮汐,将造物吞没。

    量子潮汐仿佛无中生有,它无处而来,顷刻间将实验造物摧毁之后,又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而在这一过程里,宏观观察者并未观测到有什么波动传播到宏观空间,这种现象被人类记录在实验笔记中。因为这意味着,有朝一日人类实现在微观高维活动的话,不论人类如何移动,都不会再宏观有任何表现。

    那么也就是说,如果从微观高维回到宏观需要这个过程,在宏观的观察者不会有任何察觉。

    新移动方式的隐蔽性有了,且还十分隐蔽,若是能实现,那天琴号再度回到宏观之前,对方不会有任何预兆。

    这是所谓“瞬移”的基础。

    而这些观测到的现象,最终也会被科学家们记录在册,并经过无数次重复试验后总结出它的规律,接下来便是改进实验造物,让其拥有抵御或者规避量子潮汐的能力,从而真正实现微观高维移动。

    因为各科研团队的科学家们现在都认为,实现微观高维移动是掌握量子世界位移的重要过程。

    这个方向似乎没错,越是研究下去,科学家们信心就越大。

    然而在经过无数次后续实验后,科学家们却发现,已然想尽所有办法,却不论如何都没法实现抵御或者规避量子潮汐。

    这是令人沮丧的结果。

    为此,部分科研团队认为是人类文明自己的技术水平未达到,另一部分科学家则认为,应该另辟蹊径,既然没法抵御和规避,那就想办法利用它。

    实际上两者说法的内涵都一样,都是技术水平不达标,若是能利用量子潮汐,还不能规避或者抵御么?

    之后,人类文明对微观高维便一度陷入停滞。

    直到抵达新的星河系后,进行补给的时间,人类在微观高维的研究才再次有所进展。

    而且还是大大的进展,原本按照科学家们的预期,人类文明能有办法抵御甚至规避量子潮汐就不错了,可没想到在某个天才般创意支持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