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就闹崩了?(2 / 8)

加入书签

bsp;   但士族和寒门的区别却跟她认知的很像,两者之间天然对立,形成压迫。

    相应的,此时的门第之见不亚于后代的种姓区别,只需几眼就能判断一个人出身。

    就像在这校场上,世家子弟和寒门学子一眼就看出来了。

    穷文富武,这句话不是说着玩的。

    寒门学子大都用着书院的马,马术十分生疏。

    反观世家出身的,有自己从小养惯了的马,哪个不是弓马娴熟?仅这一项就高下立判了。

    这也很正常,毕竟寒门学子也没有练习的机会。单单一匹马,就不是普通人家养的起的,场地,草料,专门养马的小厮,师傅……哪样不要钱?

    更别说马球,射箭,剑艺,都是有家底的人才供得起的。

    士族子弟相约出游打猎,一次围场所耗,鞍马、鹰犬、仆从、酒食,就可能是寻常农户几十年的嚼用。

    学子们寻常来往,休沐日往往宴饮游乐,今日岑元辰邀大家去西湖上游船,包下一艘画舫。

    明天兰陵萧昭业说自家在杭州有座别院,仆从倒也齐全,大家同去一聚,曲水流觞,那才叫风雅。

    置办这么一次宴会,不过是几两几十两银子的随手开销,于士族是寻常社交。

    但对于寒门学子而言,这几两银子,可能是家中父母兄弟一年的辛苦所得,是全家一年的花销。

    如何像世家学子一样说掏就掏?

    就算有人出于好意,愿意出大头,说这点钱算什么,此次花费我帮你出,一次两次尚可,次数多了,但凡有点志气的寒门学子,谁受得了?被人听到,也要闹笑话。

    圈子不同,很难融入进去,大家都不用特意说,自然而然就形成了寒门与寒门往来,士族与士族相交的格局。

    就像秦京生,他虽然出身不显贵,但也拿的出钱来,问题是一旦说起话来,人家问地他答天,明明在聊最喜欢诗经里哪篇文章,他非要说诗经里有美人,枕霞楼也有美人。

    诗经的美人是死的,枕霞楼的美人是活的。因此,枕霞楼胜诗经一筹。

    众人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整个书院里,也就王蓝田能跟他说到一块。

    这或许还有秦京生做小伏低,百般讨好的原因。

    总之,寒门和士族的差别,如同无形的天堑,绝不是几件体面衣衫或几句漂亮文章就能填平的。

    这也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打破门第之见的难能可贵之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