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永恒之阶流中之我(2 / 5)
的搏动感——那枚与血肉融合的徽章正散着微弱的金芒,刺痛感清晰得如同神经末梢的直接震颤——像一枚烧红的钢钉,牢牢钉入她的存在本质,维系着即将涣散的自我认知。
“坚守你的核心频率。”
一个声音直接在她精神内核的中心响起。
是白梵。
并非通过听觉,而是以一种概念传递的方式,带着他独有的、混合着咖啡香与消毒水味的气息(那是实验室里最常见的味道,此刻竟成了意识层面的锚点)。
他的意识体就在附近,化作一团稳定的淡蓝色光涡,在光河中缓缓旋转,既吸引着她,又为她隔绝了部分杂乱的信息流。
“不要被信息流同化。
感知它们,但不要成为它们。
利用‘折光’的原理,在你的神识外围建立筛选屏障。
只允许与‘初始节点’、‘源初代码’相关的信息模式通过。”
杨黛迩立刻行动。
她指尖凝出细碎的光粒,按照白梵描述的悖论逻辑,快编织成一层半透明的棱镜面——神识触碰这层镜面时,会感到轻微的酥麻,如同指尖划过通电的金属网。
构建的过程极其艰难,每一次精神松懈,镜面都会泛起涟漪,几欲碎裂。
那些无关的意识噪音如同潮水般撞击着镜面,出刺耳的嗡鸣,仿佛要强行冲进来,将她的自我彻底吞噬。
》记忆碎片2:杨黛迩的童年,家族藏书阁。
【……灰尘在从古老窗棂透进的阳光中飞舞,光束里漂浮着细小的金色尘埃。
她踮着脚,从书架最高层抽出一本没有书名、以银灰色金属丝线装订的古籍。
书页并非纸张,而是一种柔韧的、带着肌肤般细腻触感的生物薄膜。
打开时,里面的文字并非静止的墨迹,而是如同微缩的星河般缓缓流动,泛着与“折光”
节点相似的淡蓝辉光。
她看不懂,却被深深吸引,指尖划过书页时,那些文字竟顺着她的指腹轻轻“游走”
祖父苍老而带着警示的声音在身后响起:“箬云,有些知识,本身即是灯塔,也是漩涡。
我们家族世代守护的,并非答案,而是通往答案的……可能性。
当‘潮’汐逆转,‘源初’的印记会再次浮现。”
那时她不懂,现在,那段流动文字的形状,竟与白梵展示的某些“折光”
符号完美重合……】她忽然明了,自己并非毫无准备。
家族血脉中传承的模糊认知,与生俱来的对意识波动的敏锐感知,甚至童年时那本古籍带来的莫名亲近感,都是白梵选择她作为“定位节点”
的深层原因。
掌心的徽章似乎感知到了这份顿悟,金芒闪烁得愈稳定。
“很好。”
白梵的意识波动带着赞许的暖意,“你的潜意识深处,藏着钥匙。
厄隐先知……李清诠他们,试图通过‘静默场域’强制统一所有意识频率,扼杀一切‘不和谐’的个体意志,建立一个绝对‘有序’的系统。
但他们错了……真正的‘源初代码’,其核心并非控制,而是……包容性的混沌,是无限可能性本身。”
随着两人意识体的连接稳定,周围的景象开始凝聚。
他们不再是随波逐流的光粒,而是化作两道并肩的流光,在意识之海中“航行”
远方,浮现出一些巨大的、如同深海光水母般的结构体,半透明的伞盖下垂着无数纤细的光丝,缓慢脉动着诱人的粉紫色辉光——那是“潮”
意识网络中自然形成的“意识聚合体”
,由无数相似情绪或执念的意识碎片汇聚而成。
光丝扫过之处,附近的零散光粒会被强行吸附,融入那片统一的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