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缝儿(3 / 4)

加入书签

    殊不知,苏卫民与胡丽萍的反应,实际上也在苏羡的计划之内!

    “妈,我爸的工作还是以后让我哥去吧,毕竟我哥的情况比我还要特殊一些不是吗!”苏羡先是安抚胡丽萍,断绝了他们让自己去工厂工作的念头。

    苏羡出生的那个年代没有计划生育,所以每家人都很能生,像苏羡家这种只生三个的,都是少的。

    但是接班工作的只能是一个,其他的工厂就不管了,只能是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了。

    胡丽萍听到苏羡讲道他哥,眼神中流露出悲伤的神情,实际上这也是他们希望苏羡能够考上大学的另一个原因。

    如果苏羡能够考上大学,那么毕业以后,就不用接他爸的班了,而是会被分配到新的工作,苏羡的大哥苏河就能够接苏卫民的班了!

    苏羡见胡丽萍不说话了,趁热打铁的跟苏卫民讲道。

    “爸,我又不是傻子,隔壁的唐宗洋都能够挣那么多,我凭什么不能啊,要不然您给我两个月的时间,如果我挣不到两万块钱,我就去复读怎么样?”

    唐宗洋是他们这个胡同的名人,比苏羡大几岁,也是他们这个胡同的第一个万元户!

    “你也要去‘拼缝儿’?”苏卫民问道。

    拼缝儿!

    说的其实就是倒烟,虽然现在已经是改革开放了,但是一些物资依然不够充裕,比如香烟。

    所以也就诞生了‘拼缝儿’这个行业。

    就拿前几年在帝都卖一块一毛五的‘金健’与三毛四的‘香山’来讲,在帝都想买烟只有合作社能买到,烟摊儿想要在合作社买烟首先在成本上不合适,再其次对他们也没有很好的门路。

    而‘拼缝儿’这个行业的出现,就类似于后世的中间商,他们通过自己的关系,再加上他们要的量大,到时候就可以和合作社谈,可以以十块钱每条的价格拿好卖的‘金健’十条,再以原价拿十条不好卖的‘香山’。

    因为合作社也都有任务的,所以他们也喜欢这样的行为,同时‘拼缝儿’再把这些烟拿到马甸去,那里有一个自发的烟草批发市场,到了那边‘拼缝儿’就可以以十一块五出售‘金健’,三块钱一条出售‘香山’。

    于是这里面就有了差价可赚。

    唐宗洋就是做的这种生意,不过他的生意要做的更大,不仅是胡同里第一个万元户,更是第一个买摩托车的!

    小日子过得十分滋润!

    不过这种生意在此时属于灰色地带,只要上面想查,就一查一个准儿,所以苏羡知道苏卫民这么问肯定也是担心。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