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40章 一言九鼎,内阁风云(2 / 5)

加入书签

    “我大周开国百年,从未有过如此先例!苏云年纪轻轻,毫无根基,骤登高位,恐引朝野动荡,人心不服啊!”

    “臣附议!”一名白发苍苍的御史紧随其后,“苏云虽有微功,但其行事乖张,手段酷烈,非国之栋梁,实乃乱政之源!请陛下三思!”

    一时间,附和之声此起彼伏,大多是朝中的老臣。

    他们或是嫉妒,或是惊惧,或是单纯地认为苏云的出现,破坏了他们早已习惯的官场规则。

    龙椅上的女帝面沉如水,一言不发,只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百官前列,身着崭新紫色官袍的苏云。

    苏云向前一步,环视着那些义愤填膺的同僚。

    “敢问诸位大人。”他的声音清晰地传遍大殿,“你们是觉得,苏云在兰亭文会上为我大周文坛扬名,是错的?”

    “还是觉得,苏云查办京城漕运贪腐,为国库追回百万银两,是错的?”

    “又或者,你们觉得,苏云在南门挫败三皇子谋逆,挽救大周于危难之际,也是错的?”

    他每问一句,朝堂上的反对声便弱下一分。

    就在这时,站在人群中,脸色苍白的御史中丞张茂忽然开口。

    “苏学士功劳卓著,我等自然不敢否认。只是,治国凭的是德行与稳重,不是一时之功。”

    他阴恻恻地说道:“更何况,苏学士年少成名,在荥阳时便以卖字为生,一幅字价值百金,短短数月便积攒下万贯家财。这财路来得如此轻易,恐怕其中有不为人知的门道吧?”

    这是诛心之言。

    将苏云的功劳归于投机,再用他卖字的旧事攻击他德行有亏,财路不明。

    苏云转头看向张茂,忽然笑了。

    “张大人说得对,治国,确实要看实绩。”

    他没有理会那些关于钱财的污蔑,而是转身,对着女帝一拱手。

    “陛下,臣昨日整理户部卷宗,发现我大周北方数郡,连年遭受水患。朝廷每年拨下数百万两赈灾款,却收效甚微,流民不减反增。”

    “臣有一策,名为‘以工代赈’。”

    “与其直接发放粮食,不如组织流民,兴修水利,开垦荒田。朝廷提供工具与口粮,工程完成之日,流民便有了安身立命之所,朝廷也多了千里良田,一举两得。”

    这个方案,脱胎于他在天库中看到的那份《漕运改革》策论,却又结合了当下的实际。

    方案一出,朝中几位素来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