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箪食壶浆以迎蜀王(2 / 2)
在好不威风!
看着李恪那威武雄壮的气势,
少年们一时间不由得心中暗道:“大丈夫当如是也!
!”
少女们则是瞬间不由得看呆了,看痴了,看迷糊了。
。
有些因为情绪过于激动,甚至当场昏死了过去。
而长安城的百姓们,
则是争相献出了家中最宝贵的吃食美酒。
箪食壶浆,以迎蜀王。
但是李恪明白,百姓们拿出来的都是自己家中最宝贵的东西。
现在的长安城刚刚经历了一场战争,元气尚未恢复。
现在正应当是无为而治,于百姓休养生息的时候。
因此,
尽管百姓们是如此的热情,但是都被李恪给一一谢绝了。
虽然百姓们很热情,
但是李恪这一路上倒也没遇到过什么阻碍。
直到李恪一行人需要经过一座拱形桥的时候,
却看到道路前方赫然站着四个白老人。
四位白老人站在桥上,看来是等了李恪很久了。
看到这一幕,负责维护秩序和稳定的卫队们刚想上前,将桥上面挡住去路的四个白老人请走。
这一幕引来了周围百姓们的好奇和议论。
有见多识广的人立马将桥上面的四个老人给认了出来。
随后惊呼道:“哦!
我认出来了!
!”
“这四位老者不正是隋朝灭亡后,便隐居深山的商山四老吗?”
“这四个人全都是前朝德高望重的名士。”
“只因看不惯隋朝劳民伤财大兴木土修建运河,这才相约跑到了商山之上隐居了起来。”
“我朝建立之初,太上皇曾经命人携带厚礼,去到茅屋草庐门前去请四位老者出山,以彰显新朝的气象。
“但最后却被四位老者个拒绝了,之后多次派人去请却现四位老者已经不在原来的住处了。”
“到了如今的贞观年间,也就是当今陛下新登大宝之时,也曾经命人找寻四位老者的踪迹,却每次都是无功而返。”
说到此处,那人压低了声音,附在别人身旁低声耳语道:“我听人说啊!”
“这是因为商山四老嫌弃当今的陛下得位不正,有杀害兄弟淫乱弟妻的污点和嫌疑,所以才不愿意出山的。”
“太上皇和当今的陛下屡屡许以高官厚禄相请,都没能请出山的商山四老。”
“可今日,商山四老不仅主动出山不请自来,还在这里静静等待着蜀王殿下的到来。”
“这前后态度的反差对比,可真是太令人意想不到了!
!”
“看来,在商山四老的心中,就算是太上皇和当今陛下两个人加起来的分量,也没有蜀王殿下的面子大啊!”
人群之中,赶紧示意道:“噤声,噤声啊!”
“你们不要命了,这种话也敢当众说。”
“小心祸从口出,咱们还是看看商山四老到底要干什么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