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提灯郎的幸福生活(3 / 6)

加入书签

清明上河图似的。

    这些学子都在京城待了不少年,京城的地图自然看得懂,图上有不少标记,掌灯衙门附近就有一处。

    王世洁提着灯笼,把众人带到了标记的位置,那里树着一根一丈多高的灯杆。

    王世洁把灯笼里的蜡烛取了出来,爬上灯杆,把灯芯点着,这就叫点灯。

    一张明灯亮了起来,点这个灯有什么用?

    照明吗?

    大宣的街边有路灯,有专门负责点灯的小吏,这差事和掌灯衙门没有关系。

    这盏灯叫守夜灯,不是照明用的,是做巡夜标记用的。

    提灯郎巡夜,如果偷懒摸鱼,没去巡视,又有什么办法发现呢?

    守夜灯就是约束提灯郎行为的最好手段,提灯郎经过一处守夜灯,把灯点着,证明他巡视过这里。在他的巡视范围内,有一盏灯没亮,就证明他在巡夜过程中有疏忽。

    如何检查这些守夜灯亮没亮?

    难道每晚都要逐个检查一遍?

    不用每晚都去看,一个月查一次就好,这些守夜灯是苦修工坊特制的,一旦点着了,就会在灯杆上自动计数。

    少点一次灯,灯杆上的数就会少一位,也就证明这个月有人摸鱼,到时候一查负责巡夜的提灯郎,是谁摸的鱼,一清二楚。

    能不能钻个空子?

    我先把灯点着,再把灯吹灭,然后再点着一次,这不就多记了一次数,明天就可以摸鱼了!

    想法是好的,但守夜灯吹不灭,用水都浇不灭!

    能熄灭守夜灯的方法只有一个——日光。

    天明时分,守夜灯见了日光会自动熄灭,这种高科技的手段基本杜绝了巡夜摸鱼的可能。

    王世洁说完了点灯的规矩,把舆图展示给了众人:“看仔细了啊,我们今晚要去四个地方巡夜,徐志穹,你巡北垣,一共十二盏守夜灯,楚禾你巡西集,一共七盏守夜灯,还有你们四个去西潞,一共九盏守夜灯……”

    听听这分工,徐志穹一个人去北垣(音同园),点十二盏灯,另外安排了四个人去西潞,点九盏灯。

    徐志穹一个人干的比四个人都多!

    城北是京城的贫苦之地,是穷人住的地方,街道曲折,路况复杂。

    北垣是城北最靠北的地方,已经到了城墙根,也是最穷最乱的地方,有大片的房屋废弃了,住的尽是流莺、扒手、流痞、乞丐和出来躲官司的恶人。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