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六章 两千亿美元的疯狂利润!(1 / 4)
其实徐申学对王林徒的工作,还算是满意的。
在王林徒接管智能终端事业部之前,全球范围内的智能终端市场就已经进入存量市场,全球的智能手机销量逐年下降,其他的几种主要智能终端也同样进入了存量市场。
...
####392.**逆风而行:封锁下的突围**
美国的“实体清单”如同一记重锤,砸在了智云科技的肩头。尽管林宇早有心理准备,但当这道禁令正式公布时,他还是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他们这次是动真格了。”赵明宇看着新闻发布会直播,语气凝重,“不仅是芯片制造设备,连设计软件、EDA工具都被列入限制名单。”
王薇皱眉:“这意味着我们无法使用国际主流的设计平台,甚至连部分仿真测试都无法进行。”
李然冷笑一声:“他们以为这样就能把我们困死?可笑。”
林宇没有说话,只是走到办公桌前,打开电脑,调出昆仑-Q8的技术文档目录。
“从现在开始,我们必须完全依赖自主研发的工具链。”他缓缓开口,“过去我们还能借用一些国外的成熟技术做跳板,但现在,跳板没了,我们就自己搭桥。”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
“我建议立即启动‘自主工具链计划’。”王薇打破沉默,“我们可以将现有的内部开发工具整合升级,并组织一支专门团队进行迭代优化。”
“时间上来得及吗?”赵明宇问。
“来不及也要做。”林宇语气坚定,“这场仗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是为了未来十年的生存空间。”
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智云科技宣布成立“昆仑工具链研究院”,由王薇亲自挂帅,负责打造一套完全脱离国外技术依赖的芯片设计与验证体系。
与此同时,林宇亲自前往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与对方高层展开闭门会谈。
“我们需要一台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光刻机。”他在谈判桌上开门见山。
对方负责人苦笑:“你这是要逼我们上刀山啊。”
林宇点头:“我知道难度很大,但如果我们不做,就永远受制于人。你们有技术基础,我们有应用场景,合作才能共赢。”
经过整整三天的磋商,双方最终达成战略合作协议??智云科技提供资金支持,上海微电子负责研发新一代14纳米国产光刻机。
消息传出后,业内震动。
有人认为这是“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也有人认为这是“破釜沉舟的孤注一掷”。但无论如何,林宇已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