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月2日1(2 / 12)

加入书签

煤炭及其他燃料所需要的人力及运输产生的费用相当可观。

燃料燃烧后又带来极大的环境危害,都成了北方展的障碍。

环境的制约不能归咎于人们性情上的慵懒,就连棕熊那样壮硕的动物在寒冷的天气里,也不得不依靠夏秋两季积存下来的肥厚脂肪找个柴火窝子暂时猫起来,一切等待天气暖和起来再说。

北星公司工人们在干活的时候,把思念家人的情绪夹杂在一起,抱怨新加坡的酷热给他们带来汗流如雨难受感觉,竟忘了家里的人们因为寒冷冻得伸不出手而啥都懒得干的情景。

环境造就,很多北方生活的人们爱上了地域性极强的饮食文化。

把在寒天雪地的冬天,坐在暖和屋里围炉吃火锅、喝酒、没完没了说着家长里短的夜话,当成人生猫冬的美谈。

单是火锅各地的食材不同,作料不同,吃法也不一样。

“这里的牛肉和肚片尽管口味还算不错,但是跟海连湾的东北火锅比起来还是欠缺一些火候。”

傅铭宇跟刘新生说话的时候,刘新生正透过落满雨点的玻璃窗专注地看着外面,一个穿着白色连衣裙的小女孩在跟妈妈抢夺一把雨伞,原本是妈妈举着雨伞,小女孩偏要从妈妈的手里夺过来,替妈妈举着。

小女孩大有一种做大事巾帼何必在乎溅在身上几点雨污的气节。

妈妈说,“你还小,等你长大了再帮妈妈举着伞。”

“我已经长大了。”

小女孩的刚愎执拗使妈妈没有一点办法,只好把雨伞给了小女孩,尽管小女孩已经把雨伞举得高高的,妈妈还是不得不低着头弯下身子才能躲到雨伞下面。

看到两个人都很别扭的样子让刘新生感到很好笑。

并没听清傅铭宇跟他说的话。

他以为傅铭宇在跟他说技术组的工作还欠缺一些火候,于是就说。

“这我知道,我们以后一定再努力的。”

傅铭宇知道刘新生此时的心思没在饭桌上,听错了,一定是想家了。

这种心情傅铭宇是完全能理解到的。

叫着相同名字的东北火锅,相同的季节,一个是在靠近赤道的东南亚国家,尽管外面下着雨,室内的空掉依然开着,没有空调带来的冷风,滚开的火锅是很难吃得下去的。

一个是在中国东北的海连湾,尽管天上没有飘着雪花,上一场铺在地上的残雪还依稀留着没有化去的影子,似乎是在向寒冷的天气宣战,依靠人工取暖海连湾屋里温度还算温暖,热气腾腾的火锅就着烧酒更能吃出暖心的味道。

世界无边的广大,却又无限的神奇。

长期生活在热带地区的人们怎么会想到下雪是什么样子,由雪花带来的寒冷又是怎样的感受。

一个在酷热的东南亚,一个在跟寒冷叫劲的中国东北,店里打着同样东北火锅的招牌。

地域的差异并不是根本的原因,重要的是在一起吃火锅的人,和吃火锅人的心情,即使相同的食材和作料也不会找到他们想要那种的味道。

“我是说这里的牛肉和肚片没有海连湾做的口味好。”

傅铭宇把刚才的那句话又说了一遍。

他相信凭着刘新生的精明一定能听出他话里所说的味道。

傅铭宇之所以要了东北火锅,是想能不能从中找到家的那种味道。

就像一个人无论走到了哪里,最想吃到的莫过于家乡的饭食,除了自己的胃口能更好的适应家乡的口味,最主要的让自己的心里跟家乡也得到了亲近,商家刚好利用了这种似是而非的感情欺骗为自己赚来利益。

让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原本想借助东北火锅来安慰一下想家的心情,却把想家的心情引向了更加深沉境地。

刘新生听后为自己跑差了话题感到好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