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接近真相危机降临(2 / 3)
录,找到那个绿色吐标的应用,查看权限列表:麦克风、位置、通讯录、短信——全部开启。他把手机翻过来,屏幕朝下按在桌上。
“他们不是监听。”他说,“是植入。这个程序七十二小时前就装进去了,一直没启动录音,等我们开口说破真相。”
赵亮盯着自己的新手机。“谁装的?”
“可能是那次系统冻结时。”林悦低声说,“我最后一次登录内网查数据,弹窗让我更新安全插件……我没多想。”
郑宇轩没责怪她。他拿起锤子,把三部旧手机逐一砸碎,电池拆出来单独装袋。然后他打开burnerphone,输入一串号码,拨通后只说一句:“房东李某,搬去哪儿了?”
电话那头沉默几秒。“三天前搬的,绿壤物流的车,拉了四趟。物业说没留新地址,但搬运工聊天时提过一句——‘这趟去开发区仓库,顺路’。”
“开发区哪个仓库?”
“不清楚。但绿壤物流的注册地在城南,实际运营点有三个,其中一个在高新产业园B区,靠近保税物流中心。”
郑宇轩记下地址,把burnerphone放在充电器上。“赵亮,你继续盯着晨曦环保的员工动向,特别是新入职的。他们需要操作设备的人。”
“明白。”
“林悦,你暂时别回家,也别联系女儿。找地方住下,用现金,不用身份证登记。”
她没反驳,只是把硬盘塞进内衣夹层。
“我得去趟开发区。”郑宇轩说,“绿壤物流的仓库,可能是中转点。”
“你一个人?”赵亮皱眉。
“我不进去。”郑宇轩摇头,“我只需要确认一件事——他们的运输频次和货物类型。如果真是身份制造中心,每天都会有大量纸质档案进出。”
赵亮忽然想起什么。“等等,晨曦环保上周租了个小型数据中心,就在开发区电信产业园,说是‘公益信息备份’。”
郑宇轩眼神一动。“数据中心?谁批的?”
“区科信局备案项目,走的是绿色审批通道。”赵亮翻出一张打印单,“机房面积两百平,电力负荷按三级冗余配置,月租金八万,付款方是‘绿壤生态保护专项基金’。”
“不是为了存数据。”林悦说,“是为跑算法。批量生成身份证件,需要本地化数据处理,不能上传云端。否则会被监测。”
郑宇轩站起身,把钢笔放进内袋。“他们怕我们查人,但我们已经开始查他们的‘造人’流程。”
他走到门边,手搭上门把时停了一下。“从现在起,所有人断网行动。信息传递用纸条,见面不超过三人,地点轮换。burnerphone每四十八小时更换一次号码。”
赵亮问:“那房东李某呢?就这么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