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调查组织遇阻碍(2 / 3)

加入书签

新整理线索链:陈默提供技术路径,某个实体组织负责线下执行,通过离岸公司掩盖资产关联,所有通信采用反向隧道加动态域名跳转。整个结构像一张隐形网,每根线都断在无法追查的节点上。

    他决定申请跨部门协查权限,打通公安、卫健、市场监管三系统的数据比对通道。提交材料时,特意避开了“基因优化”“人类纯化”等敏感词,仅以“涉嫌非法获取公民生物信息、组织架构高度隐蔽”为由,请求技术支持。

    四十八小时过去,审批系统仍显示“待处理”。第三天上午十点,市局督察室来电,语气严肃:“郑组长,你提交的协查申请涉及多个敏感领域,目前没有足够证据支撑大规模数据调取,请慎重考虑执法边界。”

    “我只是想查一家注销研究所的资金流向。”郑宇轩平静回应。

    “但你关联了境外基金会、基因数据平台、甚至科技园区的核心机房。”对方停顿两秒,“这不是普通刑事案件的范畴。”

    电话挂断后,周维带来新消息:通过信号嗅探模型,在城西一处废弃数据中心检测到规律性加密传输,每隔六小时出现一次,每次持续不到一分钟,信号特征与诱饵系统接收到的指令包高度相似。

    “可能是中继站。”他说,“我们能定位,但不一定能抓到人。”

    郑宇轩立即组织突击检查。六名便衣队员分两组进入大楼,从地下二层开始逐层排查。最终在四楼一个封闭机房内发现一台自动运行的黑色机箱,连接着天线和稳压电源,内部程序处于循环发送状态,但无用户登录痕迹。

    “清空了。”赵亮检查硬盘,“所有日志都被覆写,连固件都刷成了空白镜像。”

    林悦戴上手套,仔细检查设备外壳缝隙。她在散热口边缘提取到一丝纤维,颜色灰白,质地粗糙。送检两小时后,法医实验室反馈结果:该纤维与B3垃圾点发现的包装材料属于同一批次生产。

    “他们知道我们要来。”赵亮盯着监控画面,“这台机器就是故意留下的。”

    郑宇轩站在白板前,将现有线索重新排列:陈默→科技园区→废弃数据中心→未知终端。每个环节都是单向传递,没有交叉回路,也无法逆向追踪。

    “蜂巢模式。”他说,“每个节点独立运作,只接受上一级指令,不掌握整体结构。”

    周维点头:“我们就算端掉十个中继点,也找不到核心。”

    林悦合上报告:“现在的问题不是技术能不能追,而是对方是否真的在乎被追。他们不怕留下痕迹,因为他们确信我们无法突破层级。”

    办公室陷入短暂沉默。窗外天色渐暗,城市灯火次第亮起。

    郑宇轩拿起笔,在“净源计划”下方写下四个字:**无法顺藤**。

    他把笔放回桌面,目光落在那台从中继点缴获的黑色机箱上。外壳尚未完全冷却,散热风扇还在缓缓转动,发出细微的嗡鸣。

    赵亮走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