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线索追踪遇黑客(2 / 3)
”
“实验室的存储设备还在接收,但只接到了前两跳。”她快速翻动平板,“如果现在切断主系统连接,把剩余流量切过去……”
“会丢掉中间校验信息。”周维提醒。
“总比全丢强。”赵亮直接拔掉了联网模块,“我手动分段导出,每十五秒切一次,用U盘接力。”
林悦立刻行动,将实验室那边的设备切换为高优先级接收模式。郑宇轩下令切断所有非必要进程,只保留录包线程和本地时钟同步。房间里的机器嗡鸣声陡然加重,硬盘散热风扇全速运转。
两分钟后,写入速度回升至98MB/s,断裂部分被补全。
“数据保住了。”赵亮松了口气,擦了擦额头的汗。
周维却没放松,他盯着回传信号的底层协议,“攻击停了,但有个问题——我们刚才接收到的干扰流量里,夹着一段加密回传指令。”
“回传?往哪?”
“指向市局内网IP。”他调出解析结果,“伪装成系统自检请求,但载荷里藏着一个远程唤醒命令。目标设备……是赵亮昨天用过的那台非警用终端。”
赵亮猛地起身,冲向工具箱。他拆开其中一块固态硬盘,接入检测仪。几分钟后,屏幕跳出固件层扫描报告:一个隐藏分区,大小2.3MB,加密等级极高,创建时间显示为昨天下午四点十七分。
“那时候我们还在调试环境。”赵亮声音发紧,“他们趁我们接入离线系统时,种进了后门。”
“不止是监控。”周维看着协议结构,“这个分区能反向触发数据外泄,只要设备再次接入任何网络,哪怕只是热点共享,信息就会自动上传。”
郑宇轩走过去,拿起那块硬盘,没说话,直接走向碎纸机改装的金属粉碎装置。他按下启动键,齿轮咬合的声音刺耳地响起。硬盘被缓缓送入,外壳瞬间扭曲变形。
“所有用过的录包终端,全部换新。”他说,“一次性硬件,录完就毁。”
赵亮点头,立刻开始拆解其他设备。林悦将实验室那边的存储盘取出,贴上封条。周维重新检查每一台终端的固件签名,确认无异常。
半小时后,新设备部署完毕。周维调出断裂数据的残余跳转记录,试图还原最后的中继路径。
“黑客在末段用了动态IP轮换。”他说,“每0.2秒切换一次出口节点,常规追踪根本抓不住。”
“但有一路信号在3:17:15出现过微弱响应。”沈清的声音从平板传来,“持续时间0.04秒,功率极低,像是测试性回传。”
“为什么偏偏是这一路?”赵亮问。
“因为它没走加密碎片化通道。”周维对比模型,“其他两路用了量子加密分片,这路是明文短帧,像是故意留的漏洞。”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