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证据整理遇难题(1 / 3)

加入书签

    潜水组的报告传来时,郑宇轩正站在物证移交台前。对讲机里声音断续,夹杂着水下电流的杂音:“船底夹层未发现活体,但……第七层背面金属板有外力撬痕,残留纤维与冷冻舱保温膜一致。”

    他没说话,只将钢笔在掌心轻轻一转,目光落在面前摊开的三张湿透纸页上。墨迹晕染成团,签名栏只剩几道模糊的曲线。林悦蹲在操作台边,光谱仪的探头贴着纸面缓慢移动,屏幕上的波形图突然跳起一个尖峰。

    “墨水含铱。”她抬头,“工业级防伪墨,常用于地下交易票据。”

    赵亮从通风口爬下来,手里捏着一小撮白色晶体。他抖了抖取样袋:“苯酚,浓度超标四倍。有人提前喷过消字灵。”

    郑宇轩把笔插回口袋,走到另一张台前。芯片封装盒敞开着,内部电路板边缘已发黑。技术科负责人摇头:“读取瞬间触发高温熔断,数据全毁。”

    “联系军工所。”郑宇轩说,“调低温读取台。”

    林悦没动,指尖仍停留在光谱仪的旋钮上:“铱元素标记……十年前那起跨省拐卖案,账本用的就是同款墨水。”

    赵亮猛地抬头:“就是卷宗里那个倒五芒星图腾的案子?”

    她点头:“芯片基板背面有刻痕,放大后能看清。”

    郑宇轩转身走向技术科通道。走廊灯光打在墙上,映出他肩线笔直的影子。军工所的设备两小时后到位,液氮注入的瞬间,芯片表面凝出一层白霜。技术人员屏住呼吸,探针缓缓接触接口。

    “数据流恢复百分之十二……正在提取加密分区。”

    屏幕跳出一串乱码,随后弹出一个倒置的五芒星图标。林悦凑近:“和十年前案发现场留下的印章图案完全一致。”

    “时间对不上。”赵亮翻着平板,“十年前孙强才三十岁,刚出狱,没能力组织这么大规模的网络。”

    “但有人有。”郑宇轩盯着图标,“这个标记不是他用的,是继承的。”

    停尸间冷柜拉开时,金属滑轨发出沉闷的摩擦声。遇害船员的尸体喉部有两个针孔,林悦用镊子夹起一片组织样本,放入微流控芯片仪。常规毒检无反应,但她改用梯度洗脱法后,质谱图上浮现出一条异常峰。

    “神经毒素,结构类似箭毒,但合成路径更复杂。”她调出分子模型,“聚乙二醇是载体,用来延缓发作时间。”

    赵亮正用放大镜检查死者指甲缝,忽然停住。他夹出一点荧光粉末,放到偏光镜下:“纳米级氧化锌,和账本夹层里的纤维附着物成分一致。”

    “账本?”郑宇轩走过来。

    “在指挥艇夹层找到的,纸质账册。”赵亮递上残页,“关键页码被撕了,但边缘有摩斯密码压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