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战斗胶着难取胜(1 / 3)

加入书签

    赵亮的手指在战术手环上轻轻一划,震动反馈传来,确认码与预案一致。他抬手压下,队员立刻收束阵型,破拆组将液压剪收回,取出了便携式激光切割器。合金门中央红灯仍在闪烁,门缝边缘已被先前的液压剪撬开一道不足十厘米的裂口,焦黑的金属边缘冒着细烟。

    “准备强光压制。”赵亮低声下令。

    两名队员迅速架起强闪光装置,对准门缝。激光头启动,蓝白色的光束刺入缝隙,舱内传来一声闷哼,紧接着是枪托撞击金属的声响。门后守卫显然被强光干扰,反应迟缓了两秒。破拆组立刻加力,激光在合金表面烧出刺耳的摩擦声,青烟顺着门缝翻滚而出。

    “热源集中,六人靠墙角。”红外探测员贴着墙报数,“体温正常,但其中一名儿童颈部有注射痕迹,体征下降。”

    赵亮盯着门缝里透出的微弱反光,判断内部空间结构。就在此时,手环震动,信号条跳动两下——郑宇轩的确认指令到了。他刚要回应,震动戛然而止,信号条变成灰色。

    指挥艇上,郑宇轩盯着终端屏幕,低频地波信道的波形图剧烈抖动,每隔十几秒就出现一次短暂中断。他迅速切换双频发送模式,将同一段震动编码通过两个频率交替推送。钢笔在他指间缓慢转动,笔帽轻点掌心,一下,又一下。

    “信号延迟四到六秒。”技侦组低声报告,“赵队那边可能已经进入自主决策窗口。”

    郑宇轩没有抬头,“启动灰域权限,记录时间戳。”

    他调出“渔丰8号”的舱体结构图,目光落在核心舱室下方的管道层。敌方的电磁脉冲并非随机释放,而是有节奏地集中在B频段与L波段交叉点,说明对方具备信号压制的专业设备。这不是临时应变,而是早有准备。

    “他们知道我们会用备用信道。”他低声说。

    林悦的声音从耳机传来:“声纹比对完成,最后消失的抽泣声属于三岁男童周小舟,户籍登记在福建南安,失踪七十二小时。”她顿了顿,“但哭声中断得太突然,不像自然停止,更像是被捂住口鼻或注射镇静剂。”

    郑宇轩的目光移到热成像画面上。六名儿童蜷缩在角落铁架上,手脚被绳索固定,其中一人颈部有明显红斑,呼吸频率极低。守卫站在门后侧,手持电击棍,另一人正低头操作一个小型控制面板,面板连接着舱壁上的红色按钮。

    “不是普通门锁。”林悦继续分析,“震动频率显示,门框内嵌有压力感应装置,触发阈值约在十五公斤以上。强行破门可能激活连锁反应。”

    “什么类型?”郑宇轩问。

    “不确定。但舱壁共振频率与已知的毒气释放装置启动前兆吻合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二。”她的声音冷静,“建议暂缓强攻,使用内窥镜探查内部装置连接方式。”

    郑宇轩点头,立即通过双频信道发送新指令。三秒后,手环震动反馈确认接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