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国内线索有进展(1 / 3)

加入书签

    钢笔尖在白板上悬停片刻,最终落下,划出一道笔直的横线。郑宇轩将“恒文办公”与“宏远仓储”分别写在两侧,中间留出空白。他没有立即填入任何名字,而是转身打开电脑,调出两家公司的社保缴纳记录。屏幕冷光映在他脸上,数据流无声滚动。

    赵亮的消息还停留在对话框底部:“宏远仓储和鸿远物流共用过一名清洁工。”林悦的补充紧随其后:“恒文办公的专供打印纸,采购企业仅十二家。”两条信息独立存在,却像两条铁轨,在某个未知点必然交汇。

    郑宇轩切换窗口,导入比对程序。他输入“鸿远物流临时用工名单”,再导入“宏远仓储近三年服务人员清单”,设定筛选条件为“重复出现姓名及身份证后四位”。系统运行三分钟后,弹出一条匹配结果:周德海,男,52岁,登记住址为城西工业区南巷17号,最后一次出现在鸿远名单是去年九月,宏远则为今年一月。

    他未停顿,立即调取该账户银行流水。工资由第三方劳务公司代发,每月固定入账三千八百元。但在三个月前,有一笔来自“恒文办公用品有限公司”的转账,金额一千五百元,备注为“文印耗材清点补贴”。这笔款项不在常规发放序列中,且未在其他清洁工账户中出现。

    郑宇轩将三家公司名称并列写在纸上:鸿远物流、宏远仓储、恒文办公。它们彼此无股权关联,注册法人不同,办公地址分散。但周德海的存在,像一根细线,穿过了这三个看似无关的节点。

    他拨通赵亮电话:“查周德海近三个月在劳务市场的登记记录,重点看城西片区。”电话那头传来翻页声,几秒后赵亮回应:“有六次登记,四次被派往老工业区的小型仓库做日结工,最近一次是前天,在新联文印附近。”

    “新联文印?”郑宇轩追问。

    “对,距离周德海租住地步行不到七分钟。”

    挂断电话,他转头接入内网档案系统,搜索“新联文印”工商信息。店铺注册时间为一年前,经营范围为复印、装订、打印耗材零售,法人代表为空白。再查近期进货单——林悦刚传来的数据中显示,该店本月接收了两箱恒文专供A4纸,签收人为“周”。

    郑宇轩站起身,走到白板前,在“周德海”下方写下两个新分支:“新联文印”“劳务登记”。他用红笔圈住“文印店”,又在旁边标注:“凌晨活动?接触人员?”

    二十分钟后,赵亮带回实地排查结果。他将一张打印照片放在桌上:新联文印位于街角,卷帘门常年半开,店内无监控摄像头,夜间九点后基本闭店。但天网系统人脸识别记录显示,周德海在过去十天内,有三次在凌晨一点至两点之间进入该店,停留时间约十五至二十分钟,离开后直接返回住所。

    “他白天打零工,晚上偷偷去文印店?”赵亮低声说,“那地方连灯都不常亮,做什么需要半夜去?”

    郑宇轩盯着照片角落的一处细节:店门口地面有一道浅色拖痕,像是重物被拉过。他放大图像,发现痕迹末端通向一辆停靠的电动三轮车,车斗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